1. 首页 > 生活

乌鳢、黑鱼、生鱼健康养殖技术,关注病害防治与生态平衡

乌鳢、黑鱼、生鱼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其健康养殖技术备受关注。本文将从病害防治和生态平衡两大方面,为您详细解析乌鳢、黑鱼、生鱼的养殖技术。

乌鳢、黑鱼、生鱼健康养殖技术,关注病害防治与生态平衡
6、病害防治

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杨丽专等 乌鳢是广东省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省内乌鳢养殖生产以池塘、水库、山塘为主,主要采用单养、混养和综合经营三种生产模式。我中心通过在池塘进行养殖试验,以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目标,开展乌鳢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形成一套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因此,病虫害防治技术成为了乌鳢、黑鱼养殖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鱼的生长和健康,还会降低养殖效益。腐败病是乌鳢、黑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鳃、...

1、池塘条件

星级:3 页乌鳢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 改善生态环境 保持水质干净清新及各理化因子的稳定性,定期杀虫消毒,定期更换新水,泼洒净水剂或光合细菌,保持水环境的稳定性。星级:1 页黑鱼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介绍。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黑鱼生长、摄食、活动及水质等情况,检查进出水口,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水草管理,防止水草蔓延至整个池塘以及后期水草腐烂污染水质。

3、鱼种放养

今日三农网,http,www,cu36,com1出血病1,1流行情况出血病是乌鳢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引起大批死亡,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是每年的79月,发病的适宜水温在2730,由于放养密度高,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

4、饵料驯化与投喂 5、水质管理

以放养人工培育黑鱼鱼种为好。二龄鱼种放养时间一般在3~4月份,亩放15~20厘米的鱼种1200~1600尾;当年鱼种放养时间在6~7月份,亩放10厘米以上的鱼种1600~2000尾,鱼种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每亩可搭配6~10尾/公斤花白鲢鱼种100~200尾,同时,再搭配大规格银鲫鱼种50~100尾,让其摄食部分残饵,有利于改善水质,提高养殖效益。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0厘米;面积一般2~5亩,水深1.5~2.0米;进排水口用结实的防逃网固牢,池埂高于水面60厘米,防止黑鱼逃跑。

成鱼出塘后,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整池,并冻晒1~2个月。放养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干法清塘。

黑鱼抗病力较强,但也要以预防为主,定期用生石灰、强氯精等无公害药物全池泼洒,并交替使用;发病季节,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大蒜素及维生素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5天。通过外用内服,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黑鱼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种类,学名乌鳢,亦称生鱼、雷鱼、乌鱼、蛇鱼等,全国各....黑鱼苗要选择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优质鱼苗,鱼苗下塘前用4%的食盐溶液消毒10分钟,放养密度要根据鱼塘条件、养殖技术等灵活调整,若放养密度太大会影响生长速度且容易诱发疾病,而放养密度太小又不能充分发挥出鱼塘的....

乌鳢、黑鱼、生鱼健康养殖技术,关注病害防治与生态平衡

通过勤换水、使用生物制剂和适时开启增氧机,我们可以控制水质,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

放养鱼种前,使用食盐水浸洗鱼种,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放养密度应根据鱼塘条件和养殖技术灵活调整。

乌鳢在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饵料时,初期以野杂鱼为主,逐步过渡到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5%~8%,根据生长及摄食情况调整。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在乌鳢黑鱼养殖中有效地防治病害,确保养殖的乌鳢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8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