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牛蛙套肠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牛蛙生长和养殖效益

牛蛙套肠病,这个名字对于从事牛蛙养殖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这种疾病,近两年来在牛蛙养殖领域频繁出现,以其发病快、不易治疗、死亡率高的特点,成为了养殖户心中的“隐形杀手”。

牛蛙套肠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牛蛙生长和养殖效益
疾病症状与解剖特征

病蛙主要表现为不爱摄食或摄食后有呕吐现象,某些个体还伴有血丝样呕吐物。解剖发现,蛙的胃部与肠部形成挤压凸套,胃部无食物且肿胀,肠内有黄色粘液,并伴有异味。病重日死亡率可达10%以上。

疾病原因分析

牛蛙套肠病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过量投喂饲料导致牛蛙暴食,胃部过分膨胀,牵引肠道提升而致使重叠。

投喂自制的土料或过早投喂太大号的饲料引起,土料粒径不均匀,大号料同样会引起肠胃痉挛。

因水质恶化病原菌入侵造成消化系统机能紊乱。

防治策略
措施 说明
环境控制 选择相对封闭的饲养场地,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饲料管理 投喂正规厂家生产的配合饲料,避免自制土料或过早投喂大号饲料。
药物防治 在发病时,使用中草药类产品,如“富美宁”和“肠炎平”,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日常管理 加强养殖现场管理,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人为操作因素引发的疾病。
注意事项

在使用治疗剂的同时,不宜并用保健产品,如多维、多糖类。此外,以下注意事项也应引起重视:

定期拌料内服胆汁酸,保护牛蛙的肝胆健康,增强免疫力。

在饲料中添加乐畅桉树精油,抑制细菌的增长。

避免密度过大、大小不分池、机械损伤等人为操作因素引发的疾病。

禁止使用违禁品、药残留大的药品。

牛蛙套肠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牛蛙养殖效益影响极大。通过了解其症状、原因和防治策略,养殖户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病,降低损失。

近年来,牛蛙套肠病在养殖领域日益凸显,成为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治愈难度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给养殖产业带来巨大损失。 1. 饲料问题:投喂过量或饲料质量不佳,导致牛蛙消化不良,引发套肠病。 2. 水质恶化:水质不良、病原菌入侵,破坏牛蛙消化系统,引发套肠病。 3. 养殖环境:放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不善,增加牛蛙发病风险。 病蛙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腹部膨胀、肠道挤压凸套等症状。通过观察病蛙的症状,结合解剖发现,可初步判断为套肠病。 1. 饲料管理:合理控制投喂量,选择优质饲料,确保饲料卫生。 2. 水质管理: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预防病原菌入侵。 3. 养殖环境:合理控制放养密度,改善饲养条件,降低发病风险。 4. 治疗方案:采用药物治疗,如“富美宁”、“肠炎平”等,同时注意水质管理。 五、案例分享:某养殖户的牛蛙套肠病防治实践 某养殖户在2022年5月发现牛蛙套肠病,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病情。具体做法如下: 1. 减少投喂量,改用优质饲料。 2. 每天更换一半水质,保持水质清洁。 3. 对病蛙进行治疗,连续使用药物治疗四天。 4. 改善养殖环境,降低放养密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养殖户的牛蛙套肠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养殖效益得到提升。 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牛蛙套肠病的防治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养殖户的培训,提高其疾病防治意识,也是降低牛蛙套肠病发生率的重要途径。
牛蛙套肠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牛蛙生长和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