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最大牛奶供应商面临奶农抗议
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农业市场备受关注。尤其是牛奶产业,作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只是,近日澳大利亚最大的牛奶供应商却遭遇了奶农的抗议,原因竟是利润分配不均。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2002年 | 澳大利亚牛奶产量达到峰值 | 标志着澳大利亚乳业的辉煌时期 |
近年来 | 澳大利亚牛奶产量逐年下滑 | 引发行业关注 |
近期 | 澳大利亚最大牛奶供应商遭遇奶农抗议 | 利润分配成焦点 |
据统计,自2002年达到112.7亿升的峰值以来,澳大利亚的牛奶产量逐年下滑。另外,在利率润低、低价进口乳制品的竞争下,澳大利亚本土奶农和乳制品加工商承压明显,进而难以扩产并实现盈利。例如,西澳最大的单一奶牛场Ross Woodhouse正在寻求出售。
事实上,澳大利亚乳业正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奶农和乳制品加工商利润分配问题成为了焦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和企业正积极寻求对策。一方面,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提高奶农的收益,如提高牛奶收购价格、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等。另一方面,企业也在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对于澳洲农业项目的收购热情是一路高涨。今年9月,合生元刚刚耗资63亿元收购了当地最知名的保健品牌Swisse。7月30日,新希望乳业与Moxey家族、Perich集团及澳大利亚自由食品集团,合资成立了“澳大利亚鲜奶控股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乳业持最大股份。此前在2013年12月,新希望集团全资收购了澳大利亚第三大牛肉加工商Kilcoy畜牧业公司,总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VDL也早被多家中国企业惦记上了。
据《澳洲人报》报道,大约两年前,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恒天然打算联合收购VDL,但买卖双方后来谈崩。买下VDL后,这两位中国商人打算根据中国国内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老年人健康奶制饮品不断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农场,建设相关基础设施。
这些产自澳洲的食品和农产品可直接通过两人所在的公司拥有的分销渠道,销往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也有说法称,胡和张未来将自建奶粉工厂,形成自身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体系。他们或许将成立一个新的品牌来销售这些来自塔斯马尼亚的食品,以产地乌尔诺斯为卖点——其所在地据称有着全世界最洁净的空气和水。他们预期这些产品会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但在VDL此次被收购之后,中国消费者是否会维持对该品牌的信任度尚有待观察。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最近由于极端天气、干旱和极高的电力和饲料成本影响,悉尼超市遭遇牛奶短缺,奶农警告称短缺情况在未来会变得更糟。
只是,联邦农业部长大卫·利特普劳德的言行却让人有些看不懂——9月底之际,他还出言支持商超适当给牛奶提价,说这是“奶农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日前,他却骤然改变口风。
Gippsland Jersey是一个由家庭拥有的独立牛奶品牌,致力于支付合理的牛奶价格给其五个供应商,确保奶农获得他们应得的报酬。支付给奶农的农场价格已升至历史新高,因此我们向自有品牌供应商支付了更高的牛奶价格,该声明写道。虽然Woolworths和Coles的自有品牌产品...
成为发达国家还是非常难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在不同领域都有很大的突破,一举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牧场资源的低效利用与奶制品加工能力的不足,使得澳大利亚人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即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他们喝的牛奶仍可能依赖进口。若牛奶生产和奶制品体系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这种困境将延续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