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病虫害严重威胁枣树生长,需采取无公害控制措施
冬枣病虫害无公害的控制措施因为冬枣面积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各种病虫害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对冬枣生产安全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冬枣常发生的病害有斑点落叶病、干腐病、缩果病、枣锈病、炭疽病等,虫害有枣尺蠖、枣芽象甲、枣瘿蚊、枣粘虫、枣龟蜡蛟。
无公害控制冬枣病虫害的主要措施有:
措施 | 具体方法 |
---|---|
农业防治 | 1. 清洁枣园,清除病虫害残体;2. 合理间作,避免病虫害的传播;3. 选用抗病、抗虫品种;4. 合理施肥,增强树势。 |
物理防治 | 1.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2. 使用黄板、蓝板诱杀蚜虫;3. 利用生物防治,如引入天敌昆虫。 |
生物防治 | 1.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真菌等生物制剂防治害虫;2. 利用昆虫信息素干扰害虫交配。 |
化学防治 | 1.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2. 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农药残留;3.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科学制定防治方案。 |
目前病虫害防治多采用化学防治,虽暂时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但是枣园内有益的生物也被杀死,很容易造成害虫的大暴发,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化学防治的另一个不良后果就是导致冬枣产品残留严重超标,将会大...
增施有机肥的目的是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透气性和土壤结构,以有利于冬枣树根系的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虫能力,有机肥使用的时间一般在秋季。
公告称,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作为低毒农药登记管理并限定了使用范围,豆芽生产不在可使用范围之列,且目前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上述物质的安全性尚无结论。
xx年xx月xx日 冬枣常见病虫害无公害控制措施无公害控制技术应用无公害控制的效果与效益结论contents目录01 冬枣是我国重要的果树种植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豆芽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赤霉素等低毒农药。
因为冬枣产业的蓬勃发展,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冬枣病虫害的无公害控制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深入剖析绿色解决方案,以期为冬枣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
一、农业防治:绿色根基
农业防治是冬枣病虫害无公害控制的基础。通过合理轮作、间作,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例如,在冬枣园内间作豆科植物,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还能通过豆科植物与害虫之间的竞争关系,降低害虫的生存空间。
此外,利用生物农药、生物制剂等绿色产品,替代化学农药,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使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可以有效防治冬枣病虫害。
此外,利用太阳能杀虫灯、超声波驱虫器等新型物理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人工成本。
以某冬枣种植基地为例,通过实施绿色病虫害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基地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将病虫害发生率降低至2%以下,产品品质得到有效保障。
具体措施包括:在冬枣园内引入捕食性天敌昆虫、设置杀虫灯、诱虫板、粘虫带等物理防治设施,并选用生物农药、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因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绿色病虫害防治将成为冬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我国冬枣产业应加大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