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稻黑蝽成虫是水稻田常见害虫,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稻黑蝽,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昆虫,却是水稻田里的“隐形杀手”。它不仅会破坏水稻的生长,还会降低水稻的产量。那么,如何有效防治稻黑蝽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稻黑蝽成虫是水稻田常见害虫,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一、稻黑蝽的基本情况
类别 内容
分类 稻黑蝽属半翅目,蝽科
分布区域 河北南部、山东、江苏北部长江及南各省区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稻茎、叶和穗部汁液,受害处产生黄斑,严重的分蘖和发育受抑,造成全株枯死
1. 农业防治

清除田边杂草和枯枝落叶,消灭越冬成虫。

在稻黑蝽7月产卵盛期,结合稻田排灌,先灌浅水降低其产卵部位,然后每隔4天左右灌1次15厘米的深水,每次245小时,共2~3次,杀除卵块。

2. 人工捕杀

在清晨、傍晚和阴天,在稻田四周人工捕杀稻黑蝽成虫、高龄若虫及其他害虫。

在低龄若虫期喷洒2.5%保得乳油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1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15天后再防1次。

在水稻栽秧后,结合防治螟虫,用40%水胺硫磷每亩100~150毫升,对水50升,防治成虫,效果好,能控制后期为害。

三、防治案例分享

李先生,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民,在稻黑蝽防治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成功降低了稻黑蝽的为害,提高了水稻产量。

药剂防治与人工捕杀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

我们谈过了稻黑蝽成虫是水稻田常见害虫,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再来谈谈稻黑蝽防治: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案例一:传统防治方法的有效性
稻黑蝽成虫是水稻田常见害虫,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稻黑蝤的防治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高效、环保的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基因工程等。同时,因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绿色、环保的防治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

防治稻黑蝤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综合运用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稻黑蝤的为害,保障水稻的丰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