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幼兔管理:关注幼兔断奶后营养、环境与行为适应
管理环节 | 具体措施 | 注意事项 |
---|---|---|
适时断奶 | 仔兔28-42日龄,体重达750克以上即可断奶。 | 断奶过早或过晚均不利,需根据品种和生长情况决定。 |
加强营养 | 喂营养全面、易消化的颗粒料,少喂青饲料及粗硬饲料。 | 日粮中蛋白质应达16%-18%,饲喂原则为少吃多餐。 |
环境适应 | 保持笼具温暖、清洁、干燥,每笼养3-4只。 | 群养时,每群由8-10只兔组成,防止互斗和兽害。 |
行为适应 | 避免饲料和饮水被粪便污染,笼具和用具定期消毒。 | 断奶前后至3月龄是球虫病高发期,需加强预防措施。 |
盐是家兔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断奶幼兔,每昼夜需盐0.3-1.5克。若日粮中缺盐,家兔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易导致发育迟缓和疾病死亡。
断奶幼兔最容易发生的疾病是球虫病,属于寄生虫感染。在日常管理中,若不注意消毒杀菌、环境通风透气以及及时预防,都可能导致幼兔感染球虫病,造成死亡。
断奶后的幼兔消化器官稚嫩,生长发育快,对营养需求旺盛。有些养殖户为让幼兔快速生长,会提供高能量、高蛋白、低纤维的饲料,加大精饲料投喂量,改变幼兔的肠道菌群平衡,不利于长期健康。
在饲养管理中,要特别注意防止突然变换饲料,避免饮水和饲料被粪便污染,对笼具和其他用具经常刷洗消毒,最好用火焰消毒。同时,要加强种公兔的管理,确保品种纯正,直接影响繁殖及仔兔的成活率和质量。
私信TA肉兔幼兔的管理方法包括:分群饲养、过好断乳关、饲料喂养、防寒保温、适当运动、卫生防疫。断奶时要进行第一次鉴定、打耳号、称重、分群等工作,并登记在幼兔生长发育卡上。
仔兔断奶时,要做到饲料、环境和管理三不变,断奶仔兔以离母不离笼为宜。对刚断乳的幼兔,仍喂给断乳前的饲料,要求容积小、营养好和易消化。幼兔放养时,要有专人管理,防止互斗、兽害和逃跑。
为防止球虫病的感染,要配制小兔药物饲料,种用幼兔要在断奶时编好耳号,填档。不使在合养和散养中混乱,可根据生长发育好坏作一次鉴定。
谈及断奶幼兔管理:关注幼兔断奶后营养、环境与行为适应。之后,再深入一下幼兔断奶关键期营养与环境策略。
1. 断奶时机把握
在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仔兔在28至42日龄,体重达到750克以上时,即可进行断奶。过早断奶会影响幼兔的成长,而断奶过晚则不利于母兔恢复体况,影响其下一个繁殖周期。因此,应根据仔兔的品种、生长状况以及母兔的体况来决定最合适的断奶时间。一般肉兔品种的仔兔在28至35日龄断奶,而毛兔、獭兔品种的仔兔则可在35至42日龄断奶。
2. 营养全面,科学喂养
3. 预防疾病,确保健康
4. 本地化案例分享
以我国某养殖户为例,他们在断奶幼兔的饲养管理中,采用了以下策略:根据幼兔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加强环境消毒,定期对笼具和饲养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最后,实施分群饲养,避免疾病传播。通过这些措施,该养殖户的断奶幼兔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90%以上。
幼兔断奶关键期的营养与环境策略,对于提高幼兔成活率、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饲养、预防疾病、加强管理,我们可以为幼兔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