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瘫痪症是母猪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繁殖性能
母猪在整个生长、繁殖阶段都可能遭遇跛行、瘫痪的困扰,尤其是产后和哺乳期,这一时期瘫痪的发生率较高。冬季和早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母猪瘫痪的病例更为多见。这种病症不仅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还可能影响到仔猪的健康成长,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原因 | 描述 |
---|---|
日粮中钙磷不足 | 母猪在产仔前后会挪用骨骼中的钙和磷,长期下去,体内钙磷缺乏,特别是高产母猪,更容易发生瘫痪。 |
精料中谷类、豆类等比例过大 | 谷类、豆类中所含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不易被猪利用,还会妨碍钙的吸收,导致猪体组织中钙磷严重不足,引发瘫痪。 |
精料比例过高 | 在饲喂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母猪产仔前后很少发生瘫痪,说明母猪瘫痪与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大小有密切关系。 |
环境应激因素 | 减少环境中的应激因素,有助于母猪康复。 |
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可能出现。瘫痪前,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欢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
1. 合理搭配饲料,力求日粮营养均衡。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多喂青绿饲料或优质干草粉,并补喂矿物饲料及添加剂。
2. 对怀孕期和哺乳期的母猪,每头每日可喂优质骨粉、食盐各20克。如果没有骨粉,可适当加大日粮中麦麸、米糠等含磷较多的饲料的比例,加喂地瓜蔓等含钙较多的青粗饲料。
3. 使用金宝贝生态发酵床养猪,干净卫生,大大增加了抗病率。
1. 对发病的猪,应尽早进行对症治疗。可使用猪骨或其它新鲜畜禽骨经过类似金宝贝微生物发酵剂的处理以后,烘干粉碎后,拌入饲料中喂猪,每天每头可喂30克左右。
2. 对重症病猪,可用5-10%的氯化钙注射40-8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严禁肌肉注射或将药液渗漏于血管之外,并用高度白酒或10%樟脑酒精涂抹皮肤并进行人工按摩,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恢复神经机能。
母猪瘫痪症是养猪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养殖户们应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预防瘫痪的发生。同时,一旦发现母猪瘫痪,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营养不足、环境因素、管理不善等。在冬季和早春季节,由于温度较低,母猪容易因为寒冷而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瘫痪。
具体日粮中钙磷不足是导致母猪瘫痪的常见原因。特别是高产母猪,在泌乳高峰期,对钙磷的需求量大,一旦缺乏,易引发瘫痪。
此外,精料中谷类、豆类等比例过大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猪体组织中钙磷严重不足,进而引发瘫痪。
解决方案:科学喂养与精细管理要解决母猪产后瘫痪的问题, 要从源头抓起,即科学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2. 补充矿物质和添加剂: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添加剂,如钙、磷、维生素D等,有助于预防瘫痪。
某猪场近年来一直受到母猪瘫痪症的困扰,通过以上措施,该猪场成功降低了瘫痪率。具体做法如下:
3. 加强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密切关注母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自实施以上措施后,该猪场母猪瘫痪率由原来的10%降至2%,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展望:持续优化解决方案母猪产后瘫痪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治。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解决方案,为养殖户提供更加科学、实用的技术支持,助力猪场降低瘫痪率,提高生产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