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生猪存栏量下降,双节猪价涨势可能不及预期

当前来看终端消费不足,供应端持续增量,即使到了传统“双节”旺季,生猪行情或仍不及预期。进入9月,生猪价格小幅震荡调整为主,但整体价格水平不...

生猪存栏量下降,双节猪价涨势可能不及预期
月份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 环比下降百分比
11月 4241 1.2%
10月 4263 0.7%

只是与需求量的增加相比,“双节”期间更多的是人口的转移,可以说“双节”对价格的拉动作用不是特别明显,他不是春节那样的增加式的消费,所以生猪价格...

综合种种因素,预计生猪存栏量持续下行的趋势还可能维持一段时间,虽然猪肉价格供应有保证,但是对猪肉整体供应能力不能说没有一点的制约。

二来环保投入以及土地资源也限制着规模化的发展速度。而且生猪价格的低迷态势已经未来的微利时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规模化养户扩产的意愿。

近期猪价涨跌调整,白条肉价格也在不断下调,而且南北猪价走势均比较偏弱,加之临近双节屠企备货力度不足,更加利空猪价涨势。屠宰企业的压价力度也会顾忌卖方市场的情绪,建议养殖户不要气馁和恐慌。

那么供应恢复的速度自然也会反映到猪价上,目前猪周期趋势性下跌的态势不改,但是供应端目前的状态或将减缓猪价下跌的速度。

支撑了猪价的走高。更长远来看,据农业农村部数据,8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41万头,为4100头正常保有量的103.4%,按现在的情况明年下半年行情也...

二是需求端的提振力度有限。但是很明显,屠宰企业 采取了减少收购量以压低猪价的策略,最终实现低买高卖的目的。毕竟养殖户该出栏的还是会出栏的,而且今年养殖户的压栏积极性都不高。

一来生猪生长需要周期,所以大集团大企业的扩产布局至成熟期需要一定的时间。

生猪价格自6月份开始止跌回升,截止目前尽管没有大涨,可也没有大跌,涨跌势均力敌,养殖户有一定的盈利。而且7月下旬以来,全国猪肉批发平均价已从阶段低点反弹,已经有了接近5%的涨幅。

近期生猪屠宰企业的收购量不但没有明显的提升,反而出现了小幅下调提示,而支撑这一做法的原因:

不过养殖户也不要把这种跌势看的过于严重,再者目前猪价下跌并不代表可供出栏的生猪十分充足,只能说是阶段性供应增加所致,因为双节也是大家看好的出栏节点。但是现在供求处于一个供需基本平衡,略显偏紧状态,这个态势依旧未变,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随意的唱涨、唱跌,另外,如果双节期间真的跌势明显,也会出现透支利空的现象,那么跌势或许孕育着后期的涨势。

一是市场生猪供应充足有压价逼量的条件。

卖方市场也不愿意接受持续的降价,一旦猪价过低,养殖户的抵触心理也会增强,收猪难度就会增加。所以,这几天猪市震荡的态势非常明显。目前这种局面难以打破,双节对猪肉消费的拉动作用不会太大,所以节前猪价很难有大幅波动,预计短期内猪价或继续平稳调整,建议养殖户顺势出栏,切勿追涨杀跌。

短期来看,今年是环保拆迁的最后年限,所以生猪养殖业环保政策更加严格,散户退出生猪养殖速度将加大。长远来看:

从供应端来看,生猪存栏量下降趋势还将延续,直接影响着猪肉供给能力。而生猪养殖行业生产成本或将回升也将提振猪价。加之生产效率提升不可能永远的加速提升,所以即便在下行猪周期阶段,猪价也没有大跌的基础。而四季度又是传统的猪肉需求最旺季,猪肉价格上升的趋势还将持续,只不过涨跌空间均有限。只是猪肉价格与猪价在实际的过程之中总会出现差别,毕竟猪肉价格还要受到或明的调控以及或暗的操作。

生猪存栏量下降,双节猪价涨势可能不及预期。带来的启发,直接引导我们转向另一个关键议题:双节猪价涨势受限,需关注养殖户应对策略。

据农村农业部最新数据,11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1.2%,降幅较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猪价频繁调整,均价水平高于上周,预期养殖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生猪存栏量下降,双节猪价涨势可能不及预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表示,本周开始,“双节”备货陆续开启,产品走货缓慢加速,预计猪价存小涨可能。之前7月份价格上升主要还是因为大猪供应偏紧,标肥价差扩大,养殖场对后市信心增强,导致养殖端的惜售,生猪供应短期缩紧,支撑了猪价的高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