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鳊鱼养殖:探讨青鱼和鳊鱼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要点 | 具体措施 |
---|---|
定期下肥调水 | 培肥培藻,保持水体肥度与藻相良好,提高鱼摄食旺盛度,促进长势,降低高温季节发病率。 |
改底 | 分解残饵粪便,氧化底质,杀灭寄生虫和厌氧性细菌,提高养殖产量。 |
定时开增氧机 | 根据溶氧量调节,确保青鱼摄食量和消化率,减少水体有害气体产生。 |
使用菌种调水 | 控制疾病反弹,调水控制氨氮亚盐,促进花鲢长势。 |
内服 | 预防肝胆和肠炎问题,增加鱼摄食量。 |
现将青鱼鳊鱼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定期下肥调水:下肥主要在于培肥培藻,肥度好藻相好的水体,鱼摄食旺盛,长势快,且高温季节发病率低;一般优良养殖水体透明度在20-30cm左右,水质清爽,呈现肥活嫩爽;高温投食量大,水体中氮含量充足,氨氮亚盐等易超标,诱发出血病,建议下肥使用活肥+黄金液/乌金膏,有效培育硅藻、小型绿藻,控制水质指标,对青鳊摄食和长势有明显效果;每7~10天使用一次。
定期改底:养鱼先养水,养水先改底,池塘底质在池塘养殖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定期改底,不仅能有效分解残饵粪便,氧化池塘底质,而且杀灭池底寄生虫虫卵和一些厌氧性细菌,将池底有机质氧化成可被水体藻类吸收利用的无机盐,废物利用,减少池底耗氧物质,提高养殖产量;改底优选全国底改明星水世纪“强效底净/全效底改”,真正的过硫酸氢钾产品,安全高效无残留,性价比高;“强效底净+原子氧+优加益生菌”有效降解亚盐,增氧调水,调节水质。
定时开增氧机:青鱼摄食量和消化率与水中溶氧量有很大关系。当溶氧量小于3mg/L时,青鳊摄食差或不摄食;3~4mg/L时摄食量一般,大约为正常食量的一半;5mg/L左右时吃食量处于正常状态,且摄食旺盛;一天中下午3点至5点为为池塘溶氧最高的时间段,期间开启增氧机,搅动水体,打破水体分层,使水体溶氧分布均匀,同时中午开增氧机,能有效曝气,减少水体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产生。
定期使用菌种调水:所谓低产养水,高产养菌,菌种在养殖水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今年青鳊养殖,疾病爆发严重,治愈率普遍不高,而且极易反弹;定期下菌种调水,在控制疾病反弹方面,有明显效果;另外及时下菌种,可调水控制氨氮亚盐,对花鲢长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建议每10天左右使用“优加益生菌/活力益水素”一次,调水控制指标,控制疾病反弹。
定期使用内服:3~5月份使用“速康灵+肝胆泰乐”1组拌1包料进行投喂,预防肝胆和肠炎问题,6~9月份因为饲料的投喂量加大和鱼塘的存塘量加大使用“速康灵+肝胆泰乐+高稳维西”3组拌1~1.5包饲料进行投喂,连续投喂5~7天停10天后 使用此法投喂能有效预防肝胆综合症和肠炎问题还能增加鱼的摄食量。
青鱼对生存环境并不严苛,市场也非常广阔,很多人都想踏入青鱼养殖行列,但是对其养殖技术掌握要很关键,下面一起来了解下青鱼高效高产养殖技术...
笔者根据多年一线服务经验,其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供养殖参考。很多养殖户从放苗后就开始出现青鱼死亡持续时间较长给养殖户养殖消息带来很大损失。青鳊鱼混养在武汉地区比较常见的混养模式,在草鱼行情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这种模式还能维持盈利。
通过青鱼鳊鱼养殖:探讨青鱼和鳊鱼养殖技术要点。的例子铺垫,我们正式进入青鱼鳊鱼养殖攻略: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的领域。
深入解析青鳊养殖奥秘: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南
案例一:科学调水,提升青鳊生长速度
在湖北某养殖户的池塘中,我们采取了定期下肥调水的方法,旨在培肥水体和优化藻相。通过使用活肥结合黄金液或乌金膏,我们成功培育了硅藻和小型绿藻,使得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0-30cm,水质清爽,呈现出肥活嫩爽的状态。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青鳊的摄食旺盛度和生长速度,还降低了高温季节的发病率。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青鳊养殖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通过合理调水、改底增氧、内服调养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青鳊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