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养殖鳃霉病是鱼类常见疾病,由鳃霉菌引起
鳃霉菌侵入鱼体鳃部从而引起鱼类发病,即为鳃霉病。鳃霉病是鱼的一种常见病,此病常发生在有机质含量很高水质较差的水体,常在5-10月发生,6-7月...
因为水产养殖密度的逐渐提高,饲养过程中各种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鱼类常见的真菌疾病,近期多地频现、很难治疗且易大量死亡,造成养殖损失。因此将鱼类常见的鳃霉病病症、特点及防治方法整理如下。
一、基本情况病变部位 | 主要症状 | 流行条件 |
---|---|---|
鳃组织 | 鳃丝肿胀,粘液增多,鳃瓣充血或贫血 | 每年4—10月份、水温超过20℃的季节 |
所有淡水养殖鱼类 | 尤以苗种阶段... |
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
用20-30mg/l的生石灰全池泼洒,可降低水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水质。
发病池要迅速加注清水,改善水质,或者将病鱼转移到水质新鲜清洁的池塘中。
培育水质需施发酵腐热的有机肥,不宜生施
鳃霉进入春季,天气逐渐升高,很多地方的鱼塘都有水霉病、鳃霉病发生,危害鲫鱼、草鱼、鳊鱼、鲤鱼、鳙鱼、鲮鱼、乌鳢等养殖鱼类。此病发病快,周期短,往往给养殖户造成心理恐慌和很大损失,危害相当严重。
鳃霉病是寄生于鱼类鳃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疾病。我国鱼类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鳃霉,菌丝粗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枝延生生长,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生长;寄生在青鱼、鳙、鲮、黄颡鱼鳃上的鳃霉菌丝细长弯曲成网状,分枝沿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纵横交错,充满鳃丝和鳃小片。
病鱼不摄食,游动迟缓,鳃部呈充血和出血状,鳃瓣有点充血,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粉红色或苍白色,严重者鳃丝坏死,影响呼吸功能,导致病鱼死亡。
对维持鱼类正常生命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鳃的病变直接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对鱼类的生长乃至存活均会造成严重影响。鳃霉病是鱼类常见鳃病类型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一旦发生往往造成极大损失,已引起广大养殖户和鱼病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尽管如此,笔者在辽宁地区进行鱼病诊治与病例采集工作时发现,许多养殖户和鱼病防治工作者对鳃霉病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和看法。经常有人有意或无意地将各种原因引起的鳃病归为鳃霉,事实上鳃霉病有其自身特征,只有抓住要点,才能在疾病早期作出正确诊断。
将鲮鱼养殖鳃霉病是鱼类常见疾病,由鳃霉菌引起,影响鲮鱼生长和成活率。梳理完毕后,可以着手探讨鲮鱼鳃霉病防治策略研究。
一、病害现状解析2023年春季,广东某鲮鱼养殖场连续出现多起鲮鱼鳃霉病病例。该养殖场共有鲮鱼5000尾,其中发病鱼达3000尾。病鱼表现为呼吸急促、食欲不振、游动缓慢,严重者鳃部呈现花鳃症状,最终死亡。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鳃霉病。
针对上述病例,我们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
彻底清塘消毒,使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降低水中有机质含量,改善水质。
发病池迅速加注清水,改善水质,或将病鱼转移到水质新鲜清洁的池塘中。
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氟康唑、咪康唑等。
四、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该养殖场的鲮鱼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病鱼数量明显减少,生长状况逐渐恢复。同时,我们对该养殖场的水质、养殖密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以降低鳃霉病的复发风险。
鲮鱼鳃霉病的防治需要综合施策,包括改善水质、调整养殖密度、科学用药等。通过实践案例,我们认识到,只有深入了解病害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鲮鱼鳃霉病的发生率,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