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丹江口鳡鱼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丹江口鳡鱼,一种生活在湖北省丹江口水库中的鱼类,以其独特的产地和养殖技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食材,更是一张展示我国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名片。
养殖方式 | 描述 |
---|---|
拦库养殖 | 利用水库进行鳡鱼的养殖,确保水质和饵料充足。 |
大库自然增殖 | 依靠水库的自然生态,让鳡鱼自然繁殖,增加种群数量。 |
网箱养殖 | 在水库中设置网箱,进行鳡鱼的精细化养殖。 |
形态独特:体背泛青、腹膜银白、体表光泽度好,腹鳍和尾鳍下部呈黄色。
生长迅速:个体大,最大个体长达2米多,重可达60公斤。
肉质优良:肌肉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
无泥腥味:商品性好。
营养价值经权威部门检测,丹江口鳡鱼与其他地方的鳡鱼相比,含蛋白质实测19.0%,高出2个百分点;维生素A实测13.2mg/kg,高出1.8个百分点;维生素C实测14.0mg/kg,高出2.5个百分点;17种氨基酸总和实测18.7mg/kg,高出1.5个百分点;钙、磷、铁等营养成份和无机盐类均高于其他地方的鳡鱼。
历史与文化丹江口鳡鱼有着悠久的历史,清雍正年间就有相关记载。丹江口水库的建成,为鳡鱼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2007年6月,丹江口鳡鱼人工孵化成功,2009年食性驯化成功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地理标志保护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以第175号公告,批准丹江口鳡鱼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继丹江口翘嘴鲌后,丹江口市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水产品。
未来展望丹江口鳡鱼与长江流域其他地方的鳡鱼相比,具有四大特点:一是体背泛青、腹膜银白、体表光泽度好,腹鳍和尾鳍下部呈黄色;二是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最大个体长达2米多,重可达60公斤;三是肌肉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四是没有泥腥味,商品性好。经权威部门检测,丹江口鳡鱼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其他地方的鳡鱼。这些独特的品质特点,使得丹江口鳡鱼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丹江口鳡鱼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丹江口市将继续加大养殖力度,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借助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牌效应,丹江口鳡鱼有望在国内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