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汾阳一小作坊粉条违规添加明矾,威胁食品安全

据吕梁公安便民服务在线消息,为深入开展食药打假“利剑行动”,汾阳市公安局食药侦查大队联合市食药监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活动,主动出击,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取得显著效果。日前,成功破获1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汾阳一小作坊粉条违规添加明矾,威胁食品安全

时间 地点 事件 责任人
2014年7月至今 汾阳市峪道河镇田褚村 无证经营粉条生产,违规添加明矾 王某
2015年1月29日 忻府区曹张乡 明知过量添加明矾有害健康,仍违规添加 李某军
2017年9月起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 过量添加白矾,制作粉皮、凉粉 程某明
2018年起 邛崃某街道 长期违规超量添加食用明矾,销售粉条 李某成、王某蓉

这些案例反映出,在食品加工行业中,部分从业者为了追求口感和利润,无视食品安全法规,滥用食品添加剂,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健康。

明矾,作为传统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铝钾,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只是,在一些小作坊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口感,仍然存在违规添加明矾的现象。

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适用标准》明确规定,粉丝、粉条中铝残留量应小于等于200mg/kg。只是,上述案例中的违规行为,铝残留量均超过国家标准。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关注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食品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关注食品安全,共同守护我们的餐桌。

当汾阳一小作坊粉条违规添加明矾,威胁食品安全。被彻底剖析后,轮到明矾粉条隐患:消费者如何防范?登场了。

汾阳一小作坊粉条违规添加明矾,威胁食品安全
暗藏危机:无证经营,违规添加

检查组在汾阳市峪道河镇田褚村一家小作坊进行检查时,负责人对询问表现出异常的回避态度。民警在现场查获大量白矾,并发现嫌疑人王某自2014年起无证经营粉条生产,违规添加了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非食用添加剂——明矾。

据调查,王某生产的粉条每公斤铝含量远超国家标准,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类似案例在忻府区曹张乡和邛崃某街道也相继发生,表明明矾在粉条生产中的滥用问题亟待解决。

监管加强:严惩不法,守护餐桌

针对此案,法院依法严惩了涉案人员,对王某和生产、销售“毒粉条”的李某军等人作出了相应的刑事处罚。这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也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回应。

此外,各地监管部门也加强了食品安全检查力度,确保市场上销售的粉条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的餐桌安全。

消费者指南:如何防范粉条隐患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避免购买到含有过量明矾的粉条呢?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粉条,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观察粉条的外观,优质粉条色泽自然,质地均匀。

关注产品标签,了解产品中是否含有明矾等添加剂及其含量。

学会简单检测方法,如将少量粉条浸泡于水中,观察是否有沉淀物出现。

行业展望:绿色食品,健康生活

因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绿色、健康的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未来,相信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双重作用下,明矾粉条等食品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消费者可以享受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