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蜕壳障碍病是河蟹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
河蟹蜕壳障碍病,是河蟹养殖过程中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疾病。它不仅影响河蟹的蜕壳过程,还直接影响其生长。本文将深入探讨蜕壳障碍病的成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疾病影响:蟹体患病,如甲壳病、黑鳃病、颤抖病等,导致体质下降,影响蜕壳。
河蟹蜕壳不遂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营养缺乏:饲料单一,蛋白质含量不足,缺乏VA、VD3、钙、磷等微量元素。
水质底质调控:水质好坏直接决定蟹是否能够健康快速生长和正常繁殖,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适时调节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病原体感染:螃蟹的痰液、肝脏和其他器官,引起内脏病变,无法躲避和死亡。
二、症状与特征河蟹蜕壳障碍病的症状表现为:蟹壳长而不硬,造成生理蟹的炮击障碍。病蟹壳呈灰黑色,坚硬钙化,不吃食,爬上岸边无水处十足撑起,腹部悬空,口不吐泡沫,蜕不下壳。
严重时,病蟹背甲上有明显的斑点,全身变成黑色,最终消瘦而死亡。
三、预防措施
选择健康活力强的优质蟹苗。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适量喂养诱饵,及时清除残留的诱饵。
在蟹进行脱壳时,保持环境安静,不要放置诱饵。
发现病蟹,在饵料中加入1%至2%的甲壳素,并喂养5天至7天。
措施 | 具体操作 |
---|---|
添加促长素 | 在河蟹饲料中添加“虾蟹促长素”,促进河蟹蜕壳和生长。 |
施用生石灰 | 每天施1-2次生石灰,化水均匀泼洒,每亩泼10-15公斤。 |
施用过磷酸钙 | 每亩施用过磷酸钙2-2.5公斤。 |
河蟹蜕壳障碍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养殖者在日常管理中多加注意,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河蟹在蜕壳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极高。诱饵中若经常添加富含钙、铁等元素,将有助于促进其炮击。只是,若饲料单一,蛋白质含量不足,缺乏VA、VD3、钙、磷等微量元素,河蟹便容易出现蜕壳障碍。例如,在安徽省某养殖户的池塘中,由于饲料营养不全面,导致大量河蟹出现蜕壳不遂现象。
水质好坏直接决定河蟹能否健康快速生长和正常繁殖。在养殖过程中,适时调节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至关重要。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有助于减少河蟹疾病的发生。以某养殖户为例,通过调整水质和底质,其河蟹的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病原体感染:河蟹蜕壳的隐形威胁病原体感染是导致河蟹蜕壳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病原体侵入螃蟹的痰液、肝脏等器官,引发内脏病变,使河蟹无法躲避和死亡。近年来,各地河蟹养殖因蜕壳不遂而死亡的现象较为普遍,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河蟹蜕壳障碍病,以下预防措施值得借鉴: 1. 选择健康活力强的优质蟹苗,加强水质管理; 2. 在生长季节,每月喷洒20ppm生石灰和3ppm磷酸二氢盐,增加水中的钙和磷; 3. 适量喂养诱饵,及时清除残留的诱饵,保持水分新鲜; 4. 发现病蟹,在饵料中加入1%至2%的甲壳素,喂养5天至7天。
通过以上措施,河蟹养殖户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蜕壳障碍病,确保河蟹健康蜕壳,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