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种植技术,探讨如何科学种植枇杷
枇杷,作为我国传统的果树之一,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只是,要想种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枇杷,并非易事。本文将深入剖析枇杷种植技术,为您提供科学种植的秘籍。
选择园地是枇杷种植的第一步。理想的园地应具备以下条件: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冬季最低温度在-3℃以上。园地规划时,应考虑到排水、灌溉、通风等因素。
定植穴的规格为1m×1m×0.8m,每亩施有机肥1500kg,磷肥75kg。定植时间为2-4月,密度为2-3m×4m。
二、肥水管理枇杷生长过程中,肥水管理至关重要。
施肥时间 | 肥料种类 | 施肥量 |
---|---|---|
1-2月 | 稳果肥 | 占全年10-20%,麸肥、复合肥为主 |
3月 | 壮果肥 | 占全年10-20%,麸肥、复合肥为主 |
5月 | 重肥 | 占全年40-50%,每株有机肥加1kg钙镁磷肥、0.5kg复合肥 |
水分管理方面,枇杷喜湿润环境,但忌积水。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三、整形修剪枇杷树形以园头形为宜。幼树定植后,在主干离地面50cm处留3-4根主枝作为第一层,第二层留3主枝,第三层留2主枝,层间距50-60cm。控制树冠2.5m以内。
春季修剪时,结合拉枝整形,将直立枝向四方拉斜,促使枝条生长缓和。夏季修剪时,剪除衰弱枝、枯枝、病虫枝、密生枝、交叉枝、徒长枝。结合修剪及时追肥,促发新梢。
四、花果调节枇杷春、夏梢都易成花,每个花穗一般有60-100朵花,而只有5%的花形成产量。因此,必须疏除过多的花,尤其是大五星枇杷,为了生产优质商品果,必须疏除相当部分花和幼果。
五、病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天牛、食心虫等。防治药物有菊酯类、吡虫啉等。早钟6号对敌敌畏、敌百虫、有机磷类农药敏感,生产上要避免使用此类农药。
常见病害有黄化病、叶斑病等。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可有效控制病虫害。
六、采收与储运枇杷成熟时,果皮颜色由绿变黄,果肉由硬变软,即可采收。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储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果实新鲜,防止腐烂、霉变。可采用低温保鲜、气调保鲜等方法延长果实保鲜期。
枇杷种植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加强管理,才能提高枇杷产量与品质。
在疏果后3-4月初进行套袋,套袋前喷一次防病和治虫农药。套袋时,将袋子展开套入2-4片小叶,使袋面不接触果实,后用小铁丝扎紧袋口。适时采收,提高果实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