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黄瓜流胶病是黄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

在山东潍坊寿光市、青州市黄瓜主产区,近期发生最严重的病害,就是黄瓜流胶病,今年在全雌黄瓜品种上发生的最为普遍,以前种植的老品种发生较少。预防细菌性流胶病,可在黄瓜定植后7天左右选择以上任何一种药剂喷洒预防,之后5—7天喷洒一遍。所以,从种植黄瓜后,他就特别注意预防细菌性病害,除了药剂防治外,还结合日常管理,防效不错。

黄瓜流胶病是黄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

天气转冷后,黄瓜主要病害之一的蔓枯病发生机率明显上升,其症状表现根据发病轻重而不同,在瓜条上多发生在瓜顶部位,一般是靠近瓜条。

发病初期在瓜条顶部溢出白色胶状物,同时植株叶片上有“V”字形病斑,并且茎蔓上出现楔形裂口,在裂口处同样会有白色胶状物。有时会发生细菌病,细菌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黄瓜流胶,但是细菌性病害易导致瓜条腐烂,且在果实上的病斑呈水浸状,湿度大时有菌脓出现,同时有臭味。

黄瓜流胶病害的诊断及原因
常见原因 描述
蔓枯病 瓜条顶部溢出白色胶状物,叶片出现“V”字形病斑。
菌核病 瓜条上出现黑色或棕色病斑,严重时瓜条腐烂。
黑星病 瓜条上出现黑色病斑,茎蔓出现裂口。
细菌性病害 瓜条腐烂,病斑呈水浸状,湿度大时有菌脓出现。
生理性病害 因水分供应不足或养分不足导致瓜条畸形。
蘸花药使用不当 蘸花药中含有细菌或真菌,导致瓜条流胶。
防治方法

黑星病的防治可喷用苯醚甲环唑、腈菌唑及氟硅唑等三唑类药剂,但需控制浓度及使用次数,必要时要促进营养生长,以预防药物抑制生长造成花打顶问题发生。

不论是防治蔓枯病还是防治细菌病,都应在发病时及时防治,蔓枯病初期喷施百菌清600倍+新高脂膜800倍液,发病中后期喷施咪鲜胺乳油1500倍防治;而细菌性病害可喷施氢氧化铜等防治。或者喷施咪鲜胺乳油1500倍混叶枯唑6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既防治蔓枯病又防治细菌病,双重保护,效果较好。

最近,受寒流的影响,全国大范围的低温,受这种异常天气的影响,部分棚室黄瓜已经开始出现流胶病害,该病害从黄瓜定植后陆续发病,结瓜后逐渐加重...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的设施黄瓜栽培管理中,属于一种低温高湿性病害。连续的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棚室往往为了保温,不放风或是放风时...

掌握发生规律,更好防控黄瓜流胶!最近有菜农反应,辽宁凌源市黄瓜流胶现象异常严重且普遍发生,黄瓜病...

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将常见的几种黄瓜流胶病的症状诊断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种子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催芽播种,或用100倍40%甲醛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可预防种子传播这3种病害。

流胶是黄瓜叶片的光合产物,是黄瓜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白克宁我地在黄瓜生产中,尤其是设施栽培中,黄瓜植株发病后常见流胶的现象,黄瓜茎蔓流胶后,其上方逐渐萎蔫,直至死亡,瓜条流胶后,其商品性差,甚至出现畸形或软腐而无食用价值,轻者减产2030,重者绝产,严重影响瓜。

黄瓜流胶病是近年来黄瓜田里出现的一种危害比较大的病害,传播速度相当快并且很难防治,近两年、在河南、山东、河北和辽宁等省份、黄瓜主产区大面积暴发,对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希望广大农户在种植过程中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及早预防,避免该病的发生。

低温寡照下植株生长点侧弯下垂,多在生长点下方第2叶节处出现流胶现象,严重的茎部溃烂,导致生长点死亡...

造成黄瓜流胶的3种真菌病害都属土传病害,连年种植蔬菜的地块可用石灰氮处理土壤。对植株生长点附近的嫩叶、嫩茎、幼瓜、卷须危害严重。

黄瓜流胶病是黄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需提前预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而黄瓜流胶病防治策略探析则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细节与内涵。

黄瓜流胶病是黄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

山东某蔬菜种植户,近年来在黄瓜种植过程中遭遇流胶病困扰。通过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及科学用药,成功控制了黄瓜流胶病的发生。具体做法如下:

日常管理:清除病残体,保持土壤排水良好。

合理施肥:根据黄瓜生长需求,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科学用药:选用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药剂进行防治,注意控制药剂浓度及使用次数。

因为黄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黄瓜流胶病的防治问题愈发突出。未来,应加强黄瓜流胶病的基础研究,提高防治效果。同时,推广综合防治技术,降低黄瓜流胶病对黄瓜产业的危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