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科院攻克花生干燥难题,保障花生品质与产量
传统花生干燥方法常常面临干燥不均、耗时较长、易发生霉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花生品质与产量的稳定。近年来,河南省农科院针对这一挑战,成功研发出新技术,为花生干燥难题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河南省作为我国花生种植的重要基地,花生产业对该省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是,花生收获后的干燥问题一直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河南省农科院组织专家团队,历时数年,终于研发出了一套全新的花生干燥技术。
河南省农科院研发的这项新技术,采用了先进的密闭贮藏技术,将花生干燥分为两个阶段:将鲜花生干燥到适宜的水分;进行脱壳处理,并对花生仁进行二次烘干,确保水分降至10%以下,然后使用二氧化碳进行密闭贮藏。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干燥效率,还确保了花生品质的稳定。
阶段 | 操作 | 目的 |
---|---|---|
第一阶段 | 干燥鲜花生 | 降低水分含量 |
第二阶段 | 脱壳及二次烘干花生仁 | 确保花生仁安全水分 |
最后 | 二氧化碳密闭贮藏 | 保持花生品质 |
该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保障了花生的产量与品质,还大幅提高了干燥效率,降低了能耗。据统计,采用这项新技术后,花生产后损失率降低了30%以上,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篇五.案例分析与时间节点2021年9月21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封洪强一行来到延津县进行实地调研,对新技术进行了详细了解和应用推广。同年9月19日,该技术成果在正阳县雅东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观摩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艾志录教授表示,这项新技术能实现花生干燥机械化,提高花生品质,降低危害,有助于将河南的花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篇七.为了减轻灾害对花生生产的影响,河南省农科院花生团队及时组织专家撰写发布了《花生抗旱保秋技术措施》,同时派出专家小分队先后赴南阳、驻马店、平顶山、漯河、许昌、信阳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判和技术指导,同时通过微信群、专家讲堂、技术培训会和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将花生抗旱保秋技术方案传递给广大种植户。
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黄纪念说,天气正常情况下我省花生产后损失率8%左右,如果遇到严重阴雨天,减产会达到50%以上,甚至绝收。
该技术通过优化干燥工艺,实现了花生干燥过程的均匀性和高效性,有效降低了花生在干燥过程中的品质损失。同时,该技术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