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是鸡常见疾病,需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鸡大肠杆菌病是禽类的一种常见和多发性疾病。要控制其发生,减少损失,必须采取如下一些综合性防制措施:
措施 | 具体内容 |
---|---|
保持稳定的温度、湿度 | 育雏、育成期间,确保鸡舍温度、湿度适宜,防止贼风,保证空气新鲜,防止有害气体污染。 |
控制饲养密度 | 防止过度拥挤,减少应激,及时清理粪便,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所有用具清洁卫生,舍内外及用具定期消毒。 |
加强疫苗接种 | 根据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疾病流行情况,对鸡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当鸡出现大肠杆菌感染症状时,采取抗菌药物治疗。 |
选择全价配合饲料 | 保证鸡群的营养需要,使鸡群体质健壮,提高防病能力。 |
加药预防 | 根据本场发病情况或饲养条件,每月或两个月加药一次,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甲砜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 |
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改善鸡舍的通风条件。
认真落实鸡场兽医防疫措施。
加强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
做好常见病、多发疾病的预防工作。
制苗菌株尽可能采用本场发病鸡群分离的菌株。
鸡群发病后可用药物进行治疗。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特别是粪便污染严重,常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创伤等感染。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空气和食具等是主要的传染媒介。因此,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是预防控制大肠杆菌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择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鸡群的营养需要,使鸡群体质健壮,提高防病能力。在受到应激如断喙、接种、转群、热应激等造成鸡体抗病力下降时,可在饲料中加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合适的抗生素,以提高营养水平,增加抗病力。同时再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降低应激,增强免疫力,预防继发感染并辅助治疗疾病。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病的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在饲养过程中,虽然鸡群没有发病症状,但部分或大部分鸡可能带菌,一旦受到外界应激就很可能发病。根据本场发病情况或饲养条件,可定为每一个月或两个月加药一次,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甲砜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这样既降低治疗成本,又可以减少发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控之道
一、环境卫生与饲养管理在鸡的育雏和育成阶段,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至关重要。避免贼风侵袭,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同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鸡群过度拥挤,减少应激反应。及时清理粪便,保持鸡舍内外及所有用具的清洁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在夏季高温期间,特别要关注三伏天,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热应激。
鸡大肠杆菌病的疫苗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根据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疾病流行情况,科学制定疫苗接种计划,提高鸡群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疫苗接种是预防鸡大肠杆菌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五、疾病诊断与防控措施某养殖场在2023年春季发现鸡大肠杆菌病疫情。通过全面分析,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控: 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 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 4.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 5. 定期监测鸡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养殖场成功控制了鸡大肠杆菌病疫情,鸡群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此案例表明,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