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蛋鸡采食习性随日龄增长逐渐由分散采食转变为集中采食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了解蛋鸡的采食习性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蛋鸡采食习性随日龄增长的变化,分析其对养殖实践的影响。

蛋鸡采食习性随日龄增长逐渐由分散采食转变为集中采食
蛋鸡采食习性概述

蛋鸡的采食习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日龄、环境、饲料等。一般蛋鸡的采食习性表现为以下特点:

日龄增长:蛋鸡的采食习性会随日龄增长而发生变化。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光照等都会影响蛋鸡的采食习性。

饲料类型:不同类型的饲料会影响蛋鸡的采食量和采食速度。

分散采食转变为集中采食:在蛋鸡的幼龄阶段,它们通常采用分散采食的方式,因为年龄的增长,逐渐转变为集中采食。

采食速度减慢:因为年龄的增长,蛋鸡的采食速度会逐渐减慢,这可能与消化系统的成熟有关。

饲料消耗:采食习性的转变会影响饲料的消耗量,从而影响养殖成本。

生产效率:采食习性的转变会影响蛋鸡的生产效率,从而影响养殖效益。

健康问题:采食习性的转变可能导致蛋鸡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影响其健康。

案例分析 应对策略

调整饲料配方:根据蛋鸡的采食习性,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

优化饲养环境:改善饲养环境,如控制温度、光照等,以适应蛋鸡的采食习性。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如合理分群、定时定量喂食等,以保证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日龄 日采食量
1 30
2 31
3 32
4 33
5 34
6 35
7 36
8 37
9 38
10 39

蛋鸡采食习性随日龄增长逐渐由分散采食转变为集中采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而蛋鸡日龄增长,采食集中化趋势明显。则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细节与内涵。

饮水管理:平衡供水与避免水泻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饮水管理至关重要。由于缺水可能会影响产蛋量,例如,缺水24小时可能会导致产蛋量下降30%。因此,必须确保蛋鸡有充足的饮水供应,但也要有限度,避免鸡群过量饮水导致水泻。尤其在夏季,适宜的饮水量应为饲料重量的4到5倍。

蛋鸡采食习性随日龄增长逐渐由分散采食转变为集中采食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选取了1日龄的817杂交肉鸡360只,公母各半,常规饲养56天后,记录了各周龄末的体重和采食量,计算了各周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料肉比,并分析了最佳出栏时间。结果显示,817肉鸡的生长规律与快大型肉鸡相似,7周龄时绝对增重最高,日增重达到45克以上,相对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因为周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以下表格展示了1至20日龄、20至50日龄以及50日龄以上产蛋高峰期的蛋鸡采食量。可以看到,因为日龄的增长,蛋鸡的采食量逐渐提高,并在后期稳定在100至105克。周料重比前期逐渐增加,后期大幅增加。

日龄 采食量
1-20日龄 3, 4, 5, 6, 7, 8, 9, 10, 11
20-50日龄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50日龄以上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季节性采食量变化

夏季,蛋鸡在高温环境下对能量的需求减少,因此采食量明显下降。当气温超过30℃时,采食量可能减少10至15%。在酷热天气中,采食量可能减少30%以上。此时,应适当调整日粮,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鸡舍温度。

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成年鸡在秋季进行自然换羽,通常需要3至4个月。因此,要注意光照时间及鸡舍温度的变化,及时保温及补充光照,以保证蛋鸡的生产性能。

采食行为与饲喂方法

蛋鸡的采食行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短期内,位于脑下垂体的饱感中心和饥饿中心接受来自嗉囊的第一感受器产生的反射,决定是否采食。同时,产蛋反应、环境、温度等因素也影响母鸡一天的采食规律。

为了确保蛋鸡的营养需求,必须频繁采食。由于鸡没有嗅觉,味觉也不发达,采食主要依靠视觉和记忆。因此,研究鸡采食的特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日常饲养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