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羔羊软瘫综合症是羔羊因缺乏维生素B1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

羔羊软瘫综合症,顾名思义,是羔羊因缺乏维生素B1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这种疾病对羔羊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将全面解析羔羊软瘫综合症的成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羔羊软瘫综合症是羔羊因缺乏维生素B1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
一、成因

以下因素可能导致羔羊维生素B1缺乏:

母羊在怀孕期间摄入维生素B1不足。

羔羊出生后未及时摄入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

饲料中维生素B1含量不足。

二、症状

羔羊软瘫综合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具体如下:

症状 描述
精神沉郁 羔羊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呼吸加快、心率加快 发病早期,羔羊表现为呼吸和心率加快。
心跳迟缓、反应迟钝 发病后期,羔羊心跳迟缓,反应迟钝。
黏膜苍白或发绀 发病时,羔羊黏膜苍白或发绀。
四肢无力 羔羊四肢无力,站立困难。
卧地不起,全身瘫软 病情严重时,羔羊卧地不起,全身瘫软。
腹部发胀 90%的病羊腹部发胀。
排便困难 发病早期,羔羊排便困难,后期大便失禁。
三、防治措施

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确保其摄入充足的维生素B1。

羔羊出生后,及时让其摄入初乳,补充维生素B1。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1,确保羔羊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

定期对羔羊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软瘫症状。

加强羔羊的保温措施,避免寒冷刺激。

母羊在怀孕中、后期饲喂优质草料,特别是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能量以及一些常量元素的补充。

母羊在怀孕中后期要让怀孕羊多活动,每天活动不少于3-4小时。

注意羔羊的保温,产房温度不低于25℃,让羔羊有充足的活动场地。

做好消毒工作,做好产房的消毒,对产房每天消毒一次。

羔羊生后第1-3天用亚稀酸钠维生素E1-2毫升、右旋糖酐铁1-2毫升注射,同时口服土霉素或者磺胺药物进行预防。

再一个方面,乳汁中蕴含丰富的乳糖,正常情况下可被动物吸收利用。只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分解了乳糖,导致羔羊无法吸收糖分,进而引发低血糖,造成酸中毒,这就是羔羊软瘫的主要原因。

羔羊软瘫综合症是羔羊因缺乏维生素B1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

新生羔羊在3至15天内发病概率最高,且多数病例发病突然。发病初期,羔羊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呼吸加快、心率加快。因为病情发展,羔羊出现心跳迟缓、反应迟钝,黏膜苍白或发绀,甚至发出尖叫声。

随后,羔羊体温下降,四肢无力,有时两前肢跪地,两后肢拖地行走,吮乳困难。严重时,羔羊卧地不起,全身瘫软,腹部发胀,部分羔羊胃内积聚液体,伴有水响。严重病例可能出现空口咀嚼、眼球震颤、肌肉痉挛等症状。

冬季羊群活动量小,阳光照射不足,补饲不及时,是冬春羔羊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此外,圈养母羊所生羔羊的发病率也较高。

为了预防和治疗羔羊软瘫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确保母羊在怀孕中后期获得充足的营养。

让怀孕母羊多活动,增强其抵抗力。

做好羔羊的保温工作,产房温度不低于25℃,确保羔羊有充足的活动场地。

做好消毒工作,减少细菌感染。

羔羊出生后及时吃上初乳,增强其抵抗力。

注射维生素和铁剂,预防疾病。

案例分析:某养殖场羔羊软瘫症防治经验

某养殖场在2021年秋季发现羔羊软瘫症,经过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母羊营养不足,羔羊出生后未能及时吃到初乳。针对这一问题,养殖场采取了以下措施:

调整母羊饲料配方,增加营养含量。

加强羔羊护理,确保其尽快吃到初乳。

对羔羊进行预防性注射,增强其抵抗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养殖场的羔羊软瘫症得到了有效控制,羔羊成活率显著提高。

羔羊软瘫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羔羊免疫力、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羔羊软瘫症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