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成品海鳗养殖池日常管理,关注水质、饲料、病害防治

具体说,成鳗池日常管理除了做好投饲工作外,还应做好包括水质管理、增氧机的使用及管理、鳗病防治、工具保管和维修等管理工作。提倡隔冬放养,开春后随时注意鳗鱼有否上食场觅食的现象,及时给予饲料试喂。因此,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成品海鳗养殖池日常管理,关注水质、饲料、病害防治

海鳗池通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密度增大,而鳗病也较幼鳗为多。因此,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海鳗池的日常管理归纳起来就是一勤、二早、三看、四防。

一、病害防治

2、复殖吸虫病本病现仅发生于水源含盐分的欧洲鳗鲡养殖池,在其它养殖种类鳗鲡及纯淡水养殖池中未发现。内容提示:病害防治2008—20渔业致富指南鳗鱼在近年鳗鲡养殖中,不断发生新的疾病,给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鳗池档案管理

建立鳗池档案主要包括鳗池基本状况及日常管理情况,海鳗发病及治疗情况,分养及出口暂养情况等。鳗池档案应由专人负责记载,每天把当天的情况汇集并登记上册。

三、工具保管与设施检查

所有养鳗工具要有保管室专人保管,建立保管制度。鳗池要定期检查进排水设施,过滤设施及池壁等是否损坏或漏水,发现问题及时维修,防止海鳗乘隙逃逸。

管理要点 具体内容
一勤 勤巡塘,每天3次,注意海鳗浮头、吃食后情况及浮头先兆。
二早 早放养、早开食,提倡隔冬放养,开春后注意鳗鱼觅食现象。
三看 看吃食、看水色、看天气,调整投饲量及采取措施。
四防 防嚎、防病、防逃、防水变,确保海鳗健康生长。
五、案例分析

以2015年11月18日海鳗饲养管理为例,通过水温控制、投饵管理、水质调节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海鳗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

须注意的是,海鳗在刚入池的7—10天内由于环境变化的影响,基本上不摄食,可以不投饵料。在起捕出售的前3天,为防止长途运输中海鳗反胃污染水质,影响运输成活率,也不能投饵料。

成品海鳗养殖池日常管理,关注水质、饲料、病害防治

三看原则在日常管理中,应重点关注“三看”:观察海鳗的摄食情况、观察池水的水色变化、观察天气变化。通过这些观察,及时调整投饲量或采取措施,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

为了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还应实施“四防”策略:防止缺氧浮头、防止疾病发生、防止海鳗逃逸、防止水质恶化。

总的成鳗池的日常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养殖户从水质、饲料、设备、病害预防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