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养殖育苗期管理,关注水质、温度、饲料等关键因素
当鱼苗长至5-6厘米以上时,可以逐渐驯喂其它饲料,如颗粒小一些的黑鱼配合饲料或动物下脚料,煮熟后用粉碎机搅成糊状投喂。5-6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2-3次,7-8厘米的鱼苗,每天投喂2次。
黑鱼的孵化要求较高,因此大多数养殖户会选择已经生长到3-4厘米的鱼作为鱼种,投放在养鱼池里进行养殖。鱼苗要选择游动活跃、逆水能力强、无病害的,放养时间为下午4-5时。
黑鱼养殖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是黑鱼养殖技术的关键。在后期,我们还需要不定期清理池塘,更换水质,合理配比鱼饲料投喂,以保证养殖环境。一般如果鱼苗的大...
黑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养殖者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以保证黑鱼的健康生长和产量品质。
项目 | 内容 |
---|---|
亲鱼选择 | 黑鱼亲鱼的质量是人工繁殖的关键因素,选择的年龄在2龄以上,体重为500~1500克的个体较适合。 |
繁殖水温 | 黑鱼的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温度为23-28℃。 |
鱼种放养 | 放养时间为下午4-5时,选择游动活跃、逆水能力强、无病害的鱼苗。 |
饲料投喂 | 鱼苗长至5-6厘米以上时,逐渐驯喂其它饲料,如颗粒小一些的黑鱼配合饲料或动物下脚料。 |
水质管理 | 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定期清理池塘,更换水质,合理配比鱼饲料。 |
2007年,江苏省阜宁县三灶镇蒯东村三组李德新成立了阜宁县兴农水产品有限公司,同年成立了阜宁县新星水产品养殖专业...
饲养员们可以用鱼网把鱼池分隔开来,用不同规格的筛鱼器将不同体格的鱼筛选分离,使体格弱小的黑鱼苗离开了那些远大于它们的鱼。
在鱼苗进池前, 需要排干池水,对池塘进行消毒。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前10天左右,过晚鱼池会留有残毒,过早容易重新滋生细菌。
疾病预防黑鱼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很少生病。它对水体中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对溶解氧、水温和水质有很强的适应性。
黑鱼的养殖技术鱼池的选择,养殖黑鱼,鱼池面积不宜过大,以12亩为佳,水深1.52米,底泥宜浅,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
在温室大棚里养殖,黑鱼的营养完全依赖于人工饲料,饲料的质量和投喂是达到理想产量的关键。黑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性贪食、食量大,日食量为自身体重的5%—8%,最大日食量可达15%以上。
保证养殖池池水的质量是养殖场日常管理的关键,因为黑鱼食量大,排泄量也大,鱼吃剩下的饵食及鱼粪等会导致水质恶化,在高密度养殖和有限的水量条件下,只有让黑鱼们呼吸到更多新鲜的氧气,它们才会生长更快。
鱼苗入池头一个月以喂精饲料为主,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适当高一些,投喂量以鱼体总重的8~10%,让鱼都能吃饱吃好。
因此,及时的换水是非常重要的。3-4厘米的鱼苗一天需要换两次水,生长到5-6厘米以上时,一天至少换水一次。
在黑鱼养殖的世界里,水质如同生命线。想象一下,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鱼儿在其中自由畅游,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只是,如何维持这样的水质,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黑鱼养殖的起点在于育苗。鱼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的产量。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鱼苗的生长速度,还要注重它们的健康状况。
黑鱼孵化: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 水质管理:保持生态平衡李德新进一步解释道:"在日常管理中,黑鱼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若防治措施得当,很少发病或不发病。因此,在黑鱼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查看水质、鱼情、打捞残饵、防止外逃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亲鱼选择:优质种源是基础黑鱼亲鱼的质量是人工繁殖的关键因素。选择的年龄在2龄以上,体重为500~1500克的个体较适合。黑鱼的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温度为23-28℃。
李德新分享了他的心得:"在养殖黑鱼的时候,日常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保证水质的新鲜程度,当时的透明度下降的时候要及时的更换水源,在每次喂食之后将多余的饲料残渣清理干净。"
李德新提醒我们:"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浓度为3%~5%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15分钟,或2ppm~5ppm的高锰酸钾浸洗,可消除部分的病原和寄生虫,增加抗病力。"
因为黑鱼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的方法和策略被应用于实践中。李德新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黑鱼养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