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螃蟹养殖入秋管理,关注水温、饲料调整

“秋风响,蟹脚痒”。入秋以后,螃蟹养殖进入关键时期,

螃蟹养殖入秋管理,关注水温、饲料调整
池塘环境管理

1. 池塘水质维护: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

2. 保持良好水质:有条件的最好搞微流水养蟹,夏季每隔15-20天泼洒过磷酸钙,生石灰10-15ppm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透明度控制在35-40cm。

3. 换水:秋季昼夜温差大,水质易恶化,每隔3-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三分之一为宜,并保持1-1.5米的水深。

月份 饵料投喂 日投喂量
9月 按正常时间进行投喂 需考虑野杂鱼摄食情况
10月 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 每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5-8%
11月 增加高蛋白饵料 每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5-8%
养殖管理与疾病预防

1. 防逃设施:入秋以后,仔细检查防逃设施,加强防逃,并注意蟹池边不能有高杆作物,防逃墙转角处做成圆弧形。

2. 疾病防治:夏秋季节是蟹病的高发季节,定期采用内服药和外用药相结合的预防办法,重点做好河蟹“颤抖病”、“纤毛虫病”、“生物敌害”等的防治工作。

3. 投食:虽然是在越冬季,螃蟹苗的活动很少,但是依然需要进行投食,一般在天气较好,温度较高的时候,螃蟹苗也会出来摄食和活动。

捕捞与销售准备

1. 池塘消毒:在养殖前后,都应做好池塘的消毒管理工作,保证食物新鲜,以投放肉类饲料为主,适量搭配用一些营养素食。

2. 捕捞:做好捕捞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捕捞过程中减少螃蟹损伤。

其他注意事项

1. 水草种植:水草是影响河蟹捕获规格及产量的重要因素,种植的水草以水葫芦、苦草等河蟹喜食的水生植物为佳。

2. 池塘底质:塘口水源充足,堤坝清洁无杂草,无漏洞,池底要保持一定厚度的淤泥,确保河蟹顺利打洞休眠。

螃蟹养殖入秋管理,关注水温、饲料调整,确保健康越冬。带来的启发,直接引导我们转向另一个关键议题:秋养蟹,水温饲料双管齐下,健康越冬有保障。

强化防逃设施,保障螃蟹安全
螃蟹养殖入秋管理,关注水温、饲料调整
水体解毒与生物改底,水质稳定

使用对水体进行解毒,隔天使用进行生物改底。这一流程最好每周进行一次,确保池塘水质稳定,为螃蟹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了解螃蟹越冬特性,科学管理

在螃蟹越冬前,养殖户应充分了解螃蟹越冬水域的理化、生物学特点,以及螃蟹在越冬期的生理学特性。这有助于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案,提高螃蟹的越冬成活率。

在9月份,螃蟹开始出现上岸现象,此时应按正常时间进行投喂,投喂量需考虑野杂鱼的摄食情况。同时,加强水草的管理,确保水草覆盖面积约占蟹池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为螃蟹提供栖息和隐蔽的场所。

保持水质清新,促进蟹体生长

秋季池塘水温较适宜河蟹的生长,是河蟹摄食、增肥、长膘的关键季节。这一时期强化秋季养殖管理,增强蟹的体质,对促进河蟹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调整饵料比例,利于河蟹聚积体能

在夏秋阶段,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比例,以利于河蟹聚积体能。秋季中后期正值河蟹育肥时节,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每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5-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