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一味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功效的中药材
在中医药的宝库中,草乌以其独特的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功效,成为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的良药。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草乌的神秘面纱,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草乌,学名北乌头,属毛茛科植物。它主要生长于高海拔地区,具有辛、苦、热的性味,归心、肝、脾经。草乌不仅具有药用价值,民间还常用其外敷治疗跌打损伤、疮毒等。
特性 | 描述 |
---|---|
性味 | 辛、苦、热 |
归经 | 心、肝、脾经 |
功效 |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
风寒湿痹
关节疼痛
跌打损伤
疮毒
阴寒内盛所致的心腹剧痛、疝痛
头痛
草乌在临床应用中,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草乌与苍术、生姜、连须等药材搭配,用于治疗偏头痛和神经性疼痛。
草乌与川乌、羌活、独活等药材搭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肌劳损、风疹瘙痒等病症。
草乌与川芎、细辛、麻黄等药材搭配,用于治疗心腹剧痛、疝痛、头痛等。
草乌的使用也有一定的禁忌,以下人群应慎用或忌用:
虚人、孕妇
阴虚火旺及热证疼痛者
生者慎服草乌
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角同用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抗变态反应作用
促肾上腺皮质样的作用
草乌茶:将草乌与茶叶、甘草等药材一起泡水饮用。
草乌酒:将草乌浸泡在白酒中,制成草乌酒。
草乌膏:将草乌与其他药材一起研磨成膏,外敷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草乌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草乌作为一味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功效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解草乌的来源、功效、配伍、禁忌等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神奇的中药材,为健康保驾护航。
主治:顽固性风寒头痛,时作时止,经久不愈,常因冒风受凉、阴寒天气发作或加重,发作时痛势较剧,得暖则稍舒。
主治:疮疡阴证、结核性脓肿等。
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可作外敷药,但最好不要服用。在中药行家的眼中,草乌头是一味普通的中药。中医认为,草乌性味辛、苦、热,入心、肝、脾经,有温经止痛、祛风除湿之功,能温经络,并以逐风邪,除寒湿擅长,又具有麻醉止痛作用,常用于阴寒内盛所致的心腹剧痛、疝痛,以及风寒湿痹、肢体疼痛、关节冷痛、头痛等。
草乌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是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呈不规则长圆锥形,为乌头的一种。《中国药典》中记载其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通俗点讲就是能祛风除湿止痛,这正是人们吃草乌的原因。但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草乌具有很大的毒性。草乌的毒性主要是由于其中含有的多种生物碱类,主要包括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等,它们既是草乌的主要药效成分,又是其毒性成分。就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治病,食用不当就能引起中毒。乌头碱为剧毒物质,食用0.2毫克就可以发生中毒,3~5毫克就可以导致死亡。
1、制川草乌茶
用法:以此酒蘸手掌上在局部拍打,第一周每日拍一次,每次10分钟,以后每日二次,每次15分钟,拍打轻重以舒适为度。每用一周,将瓶中烧酒加满,使酒保持一定浓度。
注意:对于皮肤有过敏,局部皮肤破损或有皮肤病者,不宜使用。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草乌.半夏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是常用的中药,健脾化湿名方六君子....
宜忌:凡热证疼痛、阴虚阳旺、血虚气弱之人及孕妇均忌服。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可以暖手脚、.这些都是治疗类风关取得疗效的机制,也是中医治疗类风关效果比较好的一味药.药理研究证实川乌、草乌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和较强的镇痛、抗变态反应作用及促肾上腺皮质样的作用。
2、草乌亦含乌头碱,用之不当,极易引起中毒。其表现与川乌基本相同,如舌、四肢或全身发麻,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或昏迷,皮肤苍白,心慌气短,心率缓慢,心律紊乱,少数呈心率增速,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心电图呈室上性与室性期外收缩、心动过速、房室性传导阻滞、束枝传导阻滞、低电压、S-T改变等。多数患者经及时抢救可获恢复,但亦有少数由于中毒过重或抢救不及时,终因心脏麻痹而死亡。临床应用务必谨慎,但草乌块根有毒,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中毒事件。
功效:‘温经和阳,行气和血,驻风散寒,化痰通络。
组成:鲜牛蒡子根叶梗1.5kg,鲜白凤仙梗120g,川芎120g,川附、桂枝、大黄、当归、川乌、官桂、肉桂、草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及、乳香、没药各60g,续断、防风、荆芥j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各30g,苏合油120,g,麝香30g,菜油5kg。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加水煮沸45分钟,另用绿茶6克置保温瓶中,冲入以上煮沸的药汁,泡闷10分钟后,代茶温饮,1日数次。每日1剂。止痛后,再用3天以巩固药效。
4、蠲痹镇痛汤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用法:用时置铜杓中,加热烊化,摊布上,贴患处。
制法:上药一剂,浸于45-70度烧酒中,半月后用此药酒。
功效:治慢性肩背腰腿疼痛。
制法:白凤仙熬枯去渣,次日除乳香、没药、麝香、苏合油外,余药俱人锅煎枯,去渣滤净,秤准分量,每取500g油加黄丹210g,熬至滴水成珠、不黏指为度,撤下锅来,将乳香、没药、麝香、苏合油加入搅和。半月后可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