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顺林场林蛙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经济新亮点
在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马永顺林场,造林英雄马永顺的话,道出了森工人的历史性转变。“木头铁力林业局马永顺林场把小小的林蛙做成了大产业,带领职工走上了致富之路。”
积极利用森林大厨房、透龙山民宿、马永顺林场民宿、日月峡酒店,以森林九珍十八品天然食材和林区高密度负氧离子等特色优势,推出森林康养游。必须像养蜂户那样扭转单一追逐林木价值的偏颇认识,在保留住林木的基础上,打造“林缘、林下、林中、林上”的立体森林产业,实现森林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
林蛙养殖:马永顺林场经济新亮点年份 | 养殖户数量 | 商品蛙产量 | 收入 |
---|---|---|---|
2006年 | 3户 | 1000多公斤 | 15万余元 |
2010年 | 20户 | 5000公斤 | 100万余元 |
2015年 | 45户 | 20000公斤 | 500万余元 |
马永顺林场地处哈伊公路沿线,施业区内水资源丰富,植被茂密,自然环境十分适合林蛙生长。场领导从中看到了商机,决定依托自然资源,引导带领职工群众发展林蛙养殖业。他们从省农科院、吉林林蛙养殖基地请来专家和养殖大户,为职工讲解林蛙养殖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并深入实地对养殖户进行指导,帮助职工走科学养殖的路子。
听了林场的宣传和专家的讲解,职工李瑞亮的心活了,找到场领导表示自己想养殖林蛙,林场对他的想法给予了大力支持,看到他启动资金不足,林场就帮他办理了小额贷款,又帮他选择了适宜的河段,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为他提供了小杆小料搭建林蛙养殖场的住房和板棚,还出面为他办理了养殖经营林蛙的相关手续。经过李瑞亮与两个合伙人的辛勤劳动,2006年,他们已生产商品蛙1000多公斤,收入达15万余元,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还购置了农用车等运输工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瑞亮的成功带动了周围30多户职工先后投入到林蛙养殖项目中。现在,林蛙养殖已成为马永顺林场职工群众一项重要的家庭经济收入。目前,该林场适宜林蛙养殖的河段已全部承包出去,还有十几户职工到金山屯、庆安等地承包河段养殖林蛙。
因为林蛙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马永顺林场不仅为职工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个昔日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小林场,正在逐步转型为以林蛙养殖为核心的生态产业园区。
因地制宜,打造绿色金矿马永顺林场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林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马永顺林场将继续依托自然资源,扩大林蛙养殖规模,同时探索更多绿色产业的发展路径,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林蛙养殖的带动下,马永顺林场正逐步走出一条生态致富的新路,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片曾经的绿色宝库,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