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灾害后,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恢复绿豆种植

绿豆,一种有着悠久种植历史的高营养农作物,在我国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只是,在遭受自然灾害后,绿豆种植往往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在灾后如何高效利用资源,恢复绿豆种植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灾害后,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恢复绿豆种植
一、选用适宜品种

选用早熟高产品种,如中绿4号、中绿6号、明绿3号等。这些品种生育期短,一般在55-60天,品质好,产量高,亩产可达125-175千克,高产田块可突破200千克。

品种名称 生育期 品质 产量
中绿4号 55-60天 125-175千克
中绿6号 55-60天 125-175千克
明绿3号 55-60天 125-175千克
二、科学施肥

绿豆根瘤菌虽有固氮能力,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播前每亩施用农家肥2500千克、磷肥20千克和生物钾肥1千克作底肥。在生长前期即分枝、始花期,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7.5千克,以增强根瘤菌固氮能力和增加花芽分化。

三、合理密植

绿豆播种偏迟的最多可留2万株,点播的行穴距40厘米×13-16厘米,每穴2-3粒种子。撒播田或播种偏迟田块,每亩播种量可增加0.5-1千克。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

1. 及时剔除疙瘩苗,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2. 勤中耕除草,一般不少于4遍,中耕深度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

3. 绿豆开花结荚期是需肥水的高峰期,在扬花期每亩追施4-5千克尿素,以提高成荚率。

4. 成荚初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籽粒饱满。

5. 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若遇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保证绿豆正常生长。

五、适时收获

需要及时腾茬秋种的田块可在10月15日前后,当地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时,喷施乙烯利催熟。绿豆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期收获,可以减轻损失,确保丰产丰收。

灾后恢复绿豆种植,需要科学选用品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相信在您的努力下,绿豆产量将会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不妨进一步延伸至灾后绿豆种植:资源高效利用与案例解析,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灾害后,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恢复绿豆种植
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对良种 适时播种:抢抓时机,提高成活率

绿豆播期弹性大,沿淮地区最迟可播种到8月下旬。退水较迟的灾区,补种绿豆是最佳选择。适时播种,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田间管理:除草、防虫,确保丰收 收获与储存:及时处理,延长保质期

绿豆成熟期不一致,需分期收获。收获后,及时晒干豆粒,防止虫害。入库前,进行药剂熏蒸,确保储存安全。

案例分析:霍邱县灾后绿豆种植

霍邱县农业农村局针对灾后绿豆种植,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方案。通过科学种植、合理管理,实现了灾后农业的快速恢复。例如,某地块在灾后种植绿豆,通过选用良种、科学施肥、及时收获等措施,亩产达到150千克,远超预期。

未来展望:灾后农业的新机遇

灾后绿豆种植不仅是对农业生产的有效补充,更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探索。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种植经验的积累,灾后农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4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