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青虾养殖技术,探讨水库中青虾养殖方法与效益
青虾,作为一种珍贵的淡水虾类,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水库作为青虾养殖的重要场所,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为青虾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在水库中高效养殖青虾呢?本文将为您揭晓其中的奥秘。
项目 | 内容 |
---|---|
虾苗来源 | 选择信誉良好、虾苗质量有保障的供应商。 |
虾苗规格 |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均匀的虾苗。 |
放养时间 | 一般在春季水温适宜时进行放养。 |
放养密度 | 根据水库条件,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通常为5-6万尾/亩。 |
虾苗放养前,应对水库进行彻底清淤,确保水质清洁。放养时,应选择阴天或早晚,避免阳光直射,减少虾苗应激反应。
二、饵料投喂青虾的饵料主要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如米糠、麦粉、豆饼等,同时搭配适量的动物性饵料,如蚯蚓、小鱼等。饵料投喂应遵循“定时、定量、定位”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以虾体总重的3%-5%为宜。
三、水质管理水质是青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水库中青虾养殖应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具体措施如下: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
控制放养密度,避免水质恶化。
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水体流动性。
合理使用增氧设备,提高水体溶氧量。
四、病害防治青虾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尤为重要。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病、烂鳃病、肠炎病等。预防措施如下: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
合理投喂,避免过量饵料污染水质。
加强巡塘,发现病虾及时隔离治疗。
五、捕捞与越冬青虾养殖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捕捞时间一般在7-8月。捕捞时,可采用地笼、网具等方法。越冬期间,应将青虾移至避风向阳、水温适宜的水域,并采取保温措施,如加深水位、投放水草等。
六、经济效益分析水库青虾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青虾养殖的亩产量可达100-200公斤,经济效益可观。以下为水库青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表:
项目 | 单位 | 数据 |
---|---|---|
投入成本 | 元/亩 | 5000 |
产出成本 | 元/亩 | 1000 |
亩产量 | 公斤 | 150 |
市场价格 | 元/公斤 | 80 |
亩产值 | 元 | 12000 |
亩净利润 | 元 | 7000 |
从上表可以看出,水库青虾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通过优化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可有效增加养殖户的收入。
青虾,昼伏夜出,夜间活跃,觅食时分散于水域。在水库中养殖青虾,日投饵量通常为存箱虾总重的3%至5%,具体投饵量还需根据虾的摄食状况和天气变化灵活调整。每日投饵两次,上午投饵量占总量的30%,下午5时后投饵量占70%,采用全箱撒投的方式。若使用粉状饵料,则投放在条形水草上。
青虾养殖技术详解青虾,又称河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是优质的淡水虾类。
采用网箱养殖青虾,一年可养殖夏、秋两季。夏季放养越冬虾苗,规格为1000—1800只/公斤,放养密度为5—6万尾/亩,需在4月20日前完成放养。网箱设置在条件较好的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域,充分利用大水面的水质、溶氧和除杂优势,有利于青虾生长。
越冬期间,青虾活动减少,需采取保暖措施。具体做法是加深网箱水位,将网箱移至避风向阳的水域。每亩网箱投放水花生或水葫芦1500—2000公斤,箱底放棕片或柳树根250—300公斤,供虾潜伏。越冬期间,不定期投放颗粒配合饲料,以供青虾摄取。
夏、秋两季虾应分别在7月20日和11月20日前捕捞结束。每天巡箱两次,定期洗刷网箱,提高水体溶氧量,促进青虾生长。12月至翌年3月为青虾越冬期,成虾网箱也可兼作越冬网箱,每亩放养青虾150—250公斤。
青虾饲料以米糠、麸皮、麦粉为主,搭配20%的蚌肉、蚕蛹、杂鱼、蚯蚓等动物性饵料和少量蚌壳粉、虾蟹壳粉、鱼粉、骨粉制成颗粒状配合饲料。虾苗要求品种纯正、体质健壮、规格均匀、肢体完整、无病无伤。放养时,宜在阴天或早晚进行,并一次性放足,避免分批放养。
网箱安装与水草配置网箱安装成敞口浮动式,高出水面0.4米,成虾网箱高出水面部分用196目/平方厘米的网布制成,防止虾攀爬逃跑。箱内放养3—5平方米的水葫芦或水花生,水草按箱纵长方向排列,但不得紧贴防逃网。箱内水草既可作为饵料台,又可为虾提供栖息场所,其嫩根可作为虾的青饲料,冬季可作越冬保暖材料。
因为我国现代餐饮业的不断发展,青虾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饮食品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其经济效益越来越高。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是确保青虾养殖良好、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