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黄牛产业基础薄弱,亟待做大做强
鲁西黄牛,这片土地上闪耀的瑰宝,承载着鲁西南地区人民的希望与梦想。只是,在产业发展的大潮中,鲁西黄牛产业基础薄弱,亟待做大做强。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西黄牛的世界,探寻振兴之路。
鲁西黄牛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鲁西南地区是其原产地。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鲁西黄牛产业发展,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印发了《关于促进梁山黄牛产业...
1. 养殖规模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全县黄牛存栏7.8万头,年出栏肉牛6万头。60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发展到6处,100头以上的发展到31处,20头以上发展到203处,建设了10处养殖小区。
全县肉牛加工企业5处,年加工能力达到4.6万吨,实际加工3.8万吨。
1. 强化部门协作县政府副县长王宁从强化部门协作、培育专业服务团队、扶持良种登记管理、制定扩群补贴政策、鼓励创建深加工产业品牌、加强宣传引导六个方面,对如何推进鲁西黄牛产业做大做强做了汇报发言。
2. 抓质量体系建设每年举办两期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养殖户的安全意识和养殖水平;建立健全了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严禁使用违禁药品,严把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关;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工作,全县已有4家肉牛加工养殖企业,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认证。
依托科龙畜牧公司,积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优质鲁西黄牛新品系选育技术研究”,利用鲁西黄牛肉质好、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良性能,尽快培育出肉用性能达到国内名牌肉牛标准的鲁西黄牛肉用新品系。
5. 抓龙头企业培植突出抓好山东臻嘉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山东日照山河肉类食品加工厂等5处肉牛加工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促进了肉牛产业迅速扩张。
积极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宁,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许尚忠教授合作,争取把鲁西黄牛肉用新品系选育及产业化列入国家“动物转基因”重大专项。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鲁西黄牛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鲁西黄牛产业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鲁西黄牛产业振兴之路任重道远,但我们坚信,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鲁西黄牛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年份 | 黄牛存栏数 | 年出栏肉牛数 | 肉牛加工企业数 | 加工能力 |
---|---|---|---|---|
2019年 | 7.8 | 6 | 5 | 4.6 |
2020年 | 8.1 | 6.5 | 5 | 4.8 |
2021年 | 8.5 | 7.0 | 5 | 5.0 |
2022年 | 9.0 | 7.5 | 5 | 5.5 |
2023年 | 9.5 | 8.0 | 5 | 6.0 |
在鲁西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鲁西黄牛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当地农业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梁山县,作为鲁西黄牛的原产地,近年来,通过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让这一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梁山县将继续坚持园区化、集群化、品牌化推动,做大做强鲁西黄牛产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让鲁西黄牛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