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绿肥种植,一种利用植物残体肥田的农业技术

绿肥,这个看似普通的名词,却蕴含着绿色农业的肥田之道。它不仅是一种利用植物残体肥田的农业技术,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本文将为您揭开绿肥种植的神秘面纱,让您深入了解这一绿色农业的肥田之道。

绿肥种植,一种利用植物残体肥田的农业技术
一、绿肥种植的品种
品种 科属 特点
紫花苜蓿 豆科苜蓿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固氮作用
绿豆 豆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
乌豇豆 豆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
绿萍 水生植物 多年生水生植物,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

1. 处理种子:播前要抢晴天晒种1-2天,有利于种子发芽整齐。播前还要用10%的食盐水选种,捞去上浮的秕粒、菌核和杂质,然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2. 肥水浸种:将处理好的种子放入肥水内浸种,肥水的配制是:人尿15千克、磷酸二氢钾100克、钼酸铵50克,兑水35千克。绿肥种子放入肥水里浸5-6小时,捞出沥干播种。

3. 菌肥接种:绿肥种子播前用菌肥接种,有利于早形成根瘤,早发挥固氮作用。

4. 稻田开好沟:绿肥怕渍,渍害还易引发病害。因此,绿肥播种前稻田要开好沟,土壤粘重的田块先排干水后再播种,对砂性土壤的田块播前留一层薄水。

1. 培肥地力:绿肥种植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自身调节水、肥、气、热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作物生长环境。

4. 美化乡村:绿肥种植可以美化乡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绿肥种植是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农业技术,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上,绿肥种植正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潮流。以下,让我们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深入探讨这一生态农业新趋势的具体实践。

紫花苜蓿:盐碱地变宝地

在内蒙古自治区,盐碱地曾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只是,通过引入紫花苜蓿这一绿肥品种,当地农民成功改良了盐碱地,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021年9月5日,惠农网农业专家指出,紫花苜蓿作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旱、耐盐碱的特性,是盐碱地种植绿肥的理想选择。

绿肥种植,一种利用植物残体肥田的农业技术
油菜绿肥:就地生产,就地利用

在稻产区,油菜绿肥的种植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生态农业实践。据DB15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油菜属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落花、落叶以及残留在土壤中的根条富含氮、磷、钾等养分。通过就地生产、就地压青利用,油菜绿肥成为最清洁的有机肥源,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培肥了地力。

稻产区种植绿肥,是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只是,种植绿肥并非易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例如,在播种前要开好稻田沟,防止渍害;巧用肥水浸种,提高种子发芽率;巧用菌肥接种,发挥固氮作用等。

绿肥种植品种繁多,如绿豆、乌豇豆、柽麻、绿萍等。这些品种能充分利用土地及生长季节,方便管理,多收一季绿肥,解决下季作物的肥料来源。据分析,苕子根部含氮量占植株全氮量的4~5%左右,豌豆占2~4%左右,蚕豆约占8%,羽扇豆约占5~15%,红三叶草约占45%。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绿肥种植在生态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肥种植这一生态农业新趋势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