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宁波小青菜从田间到市场,价格翻倍

今年10月中旬,宁波小青菜的价位一度高达每公斤4元。经纪人从菜农手中以每公斤3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再到批发市场以每公斤4元左右的价格出售,其中每公斤有1元的空间。剔除运输费、批发市场摊位费、青菜损耗等,仍有较为可观的利润可以赚取。

宁波小青菜从田间到市场,价格翻倍

为了拨开消费者的迷雾,本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选取了蔬菜的龙头品种小青菜,探究其价格从每公斤1.4元起步,到在农贸市场里卖到每公斤4元的过程。

11月30日早上8点,闫炳俊用电动车将近100公斤的小青菜从姜山运到了宁波市蔬菜批发市场。

菜农种植成本解析

100公斤小青菜,每公斤批发价1.4元,闫炳俊这一天的收入是140元。据闫炳俊透露,如果再按照年产近3.5万公斤小青菜来算,分摊到每公斤小青菜的种植成本大概为0.8元。

那么,这到餐桌旁的商品价格真的需要这么高吗?一棵小青菜从田间地头,转手蔬菜经纪人,再到批发市场,最后到农贸市场,身价如何一步步看涨?

批发市场与经纪人角色

“我一般不把蔬菜卖给经纪人,每天自己来一趟批发市场,自己当自己的经纪人。这样就是累了点,但赚钱比较多。”闫炳俊称。

情封路带来运输成本增加等多个原因。在传统蔬菜流通渠道中,面对此类黑天鹅事件时,在商品总量减少的情况下,经销商为保障基本利润,会抬高向下层的销售价格。层层加价,导致菜最后到小商贩手中时,即使小商贩还是一斤赚那么几毛钱,但菜价却涨了不少。

市场需求增加成为青菜涨价的主要原因

近期市场中,青菜涨价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只是,这种价格上涨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对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探究其中的原因。

“我们的小青菜都直接拉到宁波蔬菜批发市场去卖的,凌晨刚拉去卖的价格为每斤8毛钱。从田间到餐桌每斤从8毛涨到2.5元。”

蔬菜整体供应情况
时间 上海江桥批发市场蔬菜混合均价 环比上周增幅 同比去年增幅
10月18日-22日 353.2 16.7% 16.7%
上周 302.4 - -
去年 271.6 - -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这些线上到家卖菜平台的商品价格,普遍比线下菜市场贵10%-30%左右。传统生鲜流通渠道,蔬菜从田间到市头,需要经过这些加价环节...

从宁波小青菜从田间到市场,价格翻倍,原因何在?出发,我们现在转向宁波小青菜田间到市场,翻倍之谜解析。

宁波小青菜从田间到市场,价格翻倍
天气影响:干旱天气致菜价飙升

近期,南方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农作物受灾严重,宁波本地菜供应不足。据记者调查,宁波市场上各类菜价均出现上涨,部分菜价甚至翻了几倍。如崔师傅所言:“最厉害的时候小青菜批发价从5毛每斤涨到2块。”

由于受灾地区蔬菜基地被淹,宁波市场的蔬菜供应主要依赖外地输送,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山东寿光是宁波蔬菜批发市场的主要进货地,约占一半左右。寿光受灾波及到了宁波市民的菜篮子,蔬菜价格自然涨了不少。

种植蔬菜并非易事,闫炳俊告诉晚报记者:“大多数时候天气情况比较好,但是碰到前年8月份时莫拉克那样的台风,大棚被刮倒,地被水淹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没办法下苗种菜。尽管那段时间菜价高得离奇,但是大多数菜农都是无菜可卖,我那年投进去的2万元基本就是血本无归。”

流通环节:层层加价导致菜价上涨 政策调控:平抑菜价有“国六条”

面对菜价飙升的现象,宁波市贸易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同调控房地产一样,“菜篮子”也有“国六条”。这“国六条”对平抑小青菜价格起了关键作用。8月31日,小青菜的价格从最高时的每斤4到5元降至2.5元。

除了政策调控,保障供应也是平抑菜价的重要手段。宁波市贸易局表示,将加大蔬菜生产扶持力度,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蔬菜供应,从而稳定菜价。

未来展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面对菜价上涨的难题,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成为趋势。线上卖菜平台可以整合资源,提高蔬菜流通效率,降低成本;线下菜市场则可以发挥社区服务优势,方便市民购买。此外,发展绿色有机蔬菜、推广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也有助于稳定菜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