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关注病虫害防治和营养补充
大豆在7~8份时期,容易受到害虫的危害,造桥虫和豆虫是常见且具有毁灭性的害虫。它们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危害较重,防治造桥虫和豆虫可使用菊酯类农药。此时,大豆生长进入旺盛期,营养体生长逐渐达到高峰;是大豆一生中需要肥水最多的时期,充足的水肥、强烈的光照和足够的二氧化碳有利于促进大豆开花结果。
大豆生育期间用工少、投资少、成本低,但要想获得高产,中后期管理是关键。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这个话题。
大豆根系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到生育中后期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足而早衰,成为限制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菌核病病菌子囊盘发生期与大豆开花期的重叠盛期是菌核病的防治最佳期。
在大豆生育期间,重点防治草地螟、大豆菌核病、蚜虫、红蜘蛛、食心虫、灰斑病等病虫害。
同时,及时增施速效肥、防治病虫害,减小涝害对大豆产量的不利影响。要用管理棉花的经验和做法来管理大豆。
多雨或干旱天气都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春季气温回升慢,形成了低洼地块排除积水后播种,没能进行秋整地的地块边灭茬整地边播种的局面。播种后持续低温,土壤湿度较大。
大豆生长进入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害的发生盛期和防治关键时期。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影响产量,也影响品质。在保证产量兼顾效益的同时,注重和加强生态意识。
一、开花结荚期管理开花结荚期争取使花多、花早、花齐、增花、增荚,防止花荚脱落是此期管理的主要任务。要看苗管理,保控结合,高产田以控为主,避免过早封垄郁闭,以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宜。
具体措施 | 说明 |
---|---|
封垄前继续锄草 | 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
看苗酌情追水肥 | 满足大豆生长需求 |
初花期对弱苗应追肥 | 增强大豆生长活力 |
对壮苗不追肥以防止徒长 | 保持大豆合理生长状态 |
花荚期追磷肥效果明显 | 促进大豆花荚发育 |
大豆叶面积达到最大值 | 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
及时浇水 | 防止花荚脱落 |
在盛花末期摘顶心 | 防止倒伏,促使养分多供给花荚 |
对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及栽培在瘠薄土壤的大豆不适合摘心 | 避免影响大豆正常生长 |
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促进养分向子粒中转移,促粒饱增粒重,促使大豆适期早熟是这个时期管理的主要任务。这个时期缺水会使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遇旱无雨,应及时浇水,以水攻粒对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有明显效果。
具体措施 | 说明 |
---|---|
及时浇水 | 满足大豆生长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 |
促进养分向子粒中转移 | 增加大豆产量 |
促粒饱增粒重 | 提高大豆品质 |
促使大豆适期早熟 | 避免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 |
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关注病虫害防治和营养补充。的部分结束,现在开始大豆中后期:病虫害防控与营养补给策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