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仔猪养殖管理技术,关注仔猪出生至断奶阶段
初生仔猪,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活力与希望。只是,在养殖过程中,如何确保它们健康成长,顺利度过出生至断奶的关键阶段,成为每位养殖户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初生仔猪养殖管理技术,助您掌握提升成活率的黄金法则。
初生仔猪最佳环境温度为32℃,7日龄内的适宜度为25℃~30℃。若条件不达标,可通过保温箱、红外灯、电热板、垫草等手段提升舍内温度。温度过高时,则需借助风扇等设备进行降温,确保仔猪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
二、寄养、并窝,助力仔猪健康成长为有效控制初生仔猪各种疾病和断奶综合症,提高仔猪成活率,扶持其免疫器官发育和免疫功能,饲养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让猪吃足初乳:初乳富含抗体、蛋白质、乳脂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仔猪消化道的活动,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补充微量元素:铁是血红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初生仔猪体内储存铁很少,每天需要量为7毫克~8毫克,从母乳中能得到的数量也有限,因此需及时补充。
搞好寄养、并窝:在寄养并窝前,用寄养母猪的乳汁涂擦仔猪全身或用药液喷洒在合并母、仔猪身上。选择在夜间进行混群,使母猪无法区分自产或寄养的仔猪。之后要注意观察,防止母猪拒绝哺乳或咬伤过寄仔猪。寄养与并窝的仔猪要求产期相近,最好不超过3天~4天。
在仔猪出生后,应尽早接种猪瘟免化弱毒疫苗,俗称超前免疫。同时,给母猪服用土霉素,以防仔猪发生红、黄痢。栏舍每日要进行清扫,保持清洁、干燥,为仔猪提供卫生、安静、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细心观察,发现有下痢和异常现象,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
四、案例分享:成功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实践经验以下为某养殖场在实施上述管理技术后的成果:
时间 | 仔猪成活率 | 提高比例 |
---|---|---|
2023年1月 | 80% | - |
2023年12月 | 95% | +15% |
通过实施上述管理技术,该养殖场成功将仔猪成活率提高了15%,为养殖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初生仔猪养殖管理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环境、营养、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掌握并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措施,才能确保仔猪健康成长,提高成活率。希望本文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不妨进一步延伸至仔猪断奶成活率提升策略,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初生仔猪的保温与适宜环境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的疾病,同时降低断奶综合症的风险,提升仔猪的成活率,我们应重视寄养和并窝的操作。在寄养过程中,建议使用寄养母猪的乳汁擦拭仔猪全身,而不是尿液。同时,可以选择在夜间进行混群,以便母猪无法轻易区分自产的仔猪和寄养的仔猪。此外,密切观察母猪的行为,确保它们不会拒绝哺乳或伤害寄养仔猪。需要注意的是,寄养和并窝的仔猪最好来自相近的产期,最好不要超过3至4天。
补充微量元素的重要性铁是血红素的关键组成部分,初生仔猪体内的铁储存量非常有限,每天需要大约7至8毫克的铁。由于母乳中提供的铁量有限,如果不能及时补充,仔猪可能会患上贫血症。因此,在仔猪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应确保它们能够摄入足够的铁质,以促进健康发育。
仔猪缺乏先天的免疫力,必须通过初乳来获得。由于仔猪的消化能力较弱,胃内缺乏盐酸,而初乳中的营养极为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乳脂以及酸度较高的成分,这些都有助于促进仔猪消化道的活动,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因此,在仔猪出生后,应当确保它们尽早并充分地摄入初乳。
疾病预防与治疗策略在仔猪的出生和成长过程中,以下几个关键要点对于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确保仔猪吃足初乳、控制环境温度、补充微量元素以及做好疾病预防与治疗。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措施,我们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为养殖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