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规模养猪场消毒,需关注病原体传播途径及消毒剂使用规范
作者:种植达人秀•更新时间:14小时前•阅读3
一、猪场消毒的目的与意义

四、病原体传播途径及消毒剂使用规范

规范消毒作业,减少生产区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数量,杜绝疫病的发生,保证养猪生产顺利进行。
1. 环境消毒:包括圈舍、产床、道路、工具、车辆、工作服等。
2. 带猪消毒:杀灭猪舍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注意事项 | 具体内容 |
---|---|
消毒剂选择 | 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合理利用消毒池、消毒室。 |
消毒剂浓度 | 消毒药浓度要适宜,避免造成消毒药的浪费或对猪只及人员造成伤害。 |
消毒时间 | 消毒要同步,尽可能在大致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 |
人流、物流、车流消毒 | 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要到位,确保猪场的安全生产。 |
戊二醛:适合空栏地面、圈舍、金属设备进行消毒,对金属的腐蚀性非常低。
火碱:稀释成3%的溶液,缓慢加入水中,避免使用水浇火碱。
五、案例分享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欢迎您 沈志强研究员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滨州分院 电话:3403018
在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沈志强研究员为我们揭示了规模猪场消毒的理论与应用。因为“金猪”时代的到来,猪市成为牛市,养猪人的梦想在规模化养殖中逐渐成真。只是,在养殖赚钱的金字塔中,只有20%-30%的养猪场户群体能真正实现盈利。
在消毒实践中,火碱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稀释时需注意,应将火碱缓慢加入水中,而非相反,以免产生风险。戊二醛则适用于空栏地面、圈舍、金属设备等,对金属的腐蚀性低,适合产床、限位栏等区域消毒。
在病原体污染源存在的地区,每日消毒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交叉感染风险。对于小规模猪场,虽然病原体传播风险较低,但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
消毒剂对细菌、病毒、霉菌及芽孢等都有杀灭效果,但需注意刺激性酸味和易挥发性,可能引起猪打喷嚏。同时,消毒药浓度要适宜,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同步与物品消毒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应在大致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对进入场区的所有物品,根据特点选择消毒形式。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同样重要,必须做到位。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了解到猪场消毒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细节。在养猪行业中,规范消毒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希望这些实践指导能帮助养猪户们更好地防控病原,实现健康养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