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大黄鱼养殖运动量小,质量不如野生大黄鱼

宁德市渔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人工养殖的大黄鱼在网箱中生活,活动空间狭小,运动量自然不及野生大黄鱼。同时,由于养殖密度较大,海水质量也难以与深海相比。

大黄鱼养殖运动量小,质量不如野生大黄鱼

相反,野生大黄鱼在海中自由游弋,运动量大,肉质结实,且生长周期更长。宁德市胜星水产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强调,海水污染的加剧和传统养殖方式的弊端,对大黄鱼养殖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

围网生态养殖大黄鱼逐渐成为趋势,其接近野生大黄鱼的品质,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海鱼运动量大,口感自然更胜一筹。只是,现在的海水污染问题严重,养殖水域和水质相对更可控。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野生黄鱼产量下降,品质也有所降低。

特点 野生大黄鱼 养殖大黄鱼
体型 瘦长、苗条 臃肿、矮胖
颜色 金黄色 淡黄色
肉质 结实、鲜嫩 松软、易散

卖鱼的小张,作为大黄鱼从业者,深知其中奥秘。他指出,我国大黄鱼养殖企业众多,品质参差不齐,不能一概而论。而优秀的养殖企业,其大黄鱼品质并不逊色于野生大黄鱼。

浅水养殖的黄鱼运动量小,肉质肥厚不细嫩。海深的程度也会影响鱼的腥味,深水的腥味相对不明显。从外观上看,野生大黄鱼体色更黄,鱼嘴更尖更红艳,鱼体更瘦长。

宁德大黄鱼在国内品质领先,却远不如野生大黄鱼。这主要是因为,三都澳渔排最密集的区域,集中了数万个网箱,渔排上居住的渔民生活用水直接排入海里,影响了海水质量。

在2007年的一篇学术论文中,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对养殖和野生大黄鱼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野生大黄鱼的品质明显优于养殖大黄鱼。

近年来,海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内海传统养殖方式的局限和弊端不断显现。为此,水产专家们大力呼吁推广深水大网箱养殖,以提高大黄鱼养殖质量。

因为大黄鱼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盲目落后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方式导致养殖大黄鱼品质退化现象愈加明显。因此,寻求一种快速获得高品质大黄鱼的养殖方法,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大黄鱼养殖运动量小,质量不如野生大黄鱼

宁德市渔业协会副会长冯作星表示,天然野生大黄鱼在自然环境中成长,运动量大,肉质嫩甜、结实。而养殖大黄鱼运动量小,肉质松软。大黄鱼喜爱逆流游动,以海中鱼虾为食,肉质更佳。此外,养殖基地需具备足够大的水域和深水,确保鱼的运动量,同时水源要好,池塘进排水要大,通过流水带动鱼的运动量,保证鱼体健康和修长体型。

宁德市胜星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深水大网箱生态养殖在近海围网养殖,网箱深度至少达到8米,养殖密度降低,大黄鱼活动空间增大,鱼体修长,光泽度好,肉质口感接近野生大黄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