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庐山西海再现中华鲟,古老物种重焕生机

物种名称 保护级别 濒危状态
中华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极度濒危

“我们这里桃花水母是经常发现,但中华鲟还是很少见。至于这次捕获的两条中华鲟是否原本就生长在庐山西海,还是后来被人放入庐山西海,还有待进一步调查。”据庐山西海风景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发现中华鲟,说明庐山西海的水质好。

庐山西海再现中华鲟,古老物种重焕生机

公园南接庐山、东望鄱阳湖、北邻九江城,紧靠城区却无井市之喧,连接匡庐亦有泉石之胜,可谓是,一洞之隔,却别有洞天.鱼类109种,名贵鱼类有中华鲟...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3月28日,第三个“中华鲟保护日”.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 2020年7月,难得一遇的桃花水母在庐山西海水域再现真容,桃花水母为世界级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雨过后,常会看见蚯蚓爬到地面上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蚯蚓爬到地面寻找雨水带来的大量食物 B.土壤中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吸收氧气 C.利用地面湿滑的环境,减少运动的阻力 D.利用多雨天气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

目前,被捕获的两条中华鲟寄养在西海巾口游客中心,他们正在与相关部门联系,确定是将其原地放生,还是交由相关部门进行保护研究。

永修县人民政府柴桑区人民政府德安县人民政府濂溪区人民政府浔阳区人民政府庐山市人民政府修水县人民政府武宁县人民政府瑞昌市人民政府湖...

该基地系统展示了长江和鄱阳湖流域特有鱼类物种,包含中华鲟、胭脂鱼、大鲵、鸭嘴鲨等120余种12000余尾生物及珍稀物种标本,是国内唯一的综合...

11月7月,记者从庐山西海风景区获悉,当天上午9点左右,当地渔民在庐山西海巾口码头附近捕获2条成年中华鲟,分别长1.3米和1.5米。据了解,这两条中华鲟身体状况良好,目前寄养在西海巾口游客中心,对于其来源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了解到,这是庐山西海第二次发现中华鲟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2年5月15日,庐山西海附近地区一渔民曾在西海湖区发现6条中华鲟,6条中华鲟大的身长1.3米,重达20公斤,小的也有5公斤左右。

资源丰富 九江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地表水资源136.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1.8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2.9万千瓦。长江过境长度151公里,年流量8900亿立方米,直入长江的河流流域面积3904平方公里。 江西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植被有常绿阔叶林及落叶常绿混交林,主要分布在西部九岭,幕阜山脉

A.中华鲟、海马B.黄鳝、章鱼 C.娃娃鱼、鲍鱼D.鳙鱼、鱿鱼 9.有关青蛙形态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

居山无心杏、柑桔、红米碱水粑、罗汉菜及珍贵鱼种中华鲟等等,多的数不胜数.庐山西海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部,地跨永修、武宁两县,原本叫柘林...

庐山西海再现中华鲟,古老物种重焕生机。已经梳理完,现在进入庐山鲟鱼养殖助力生态修复。

庐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山水胜地,不仅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更在生态修复的征途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日,庐山西海的一次发现,更是让这片水域成为了生态修复的典范。

庐山西海:中华鲟的守护者
庐山西海再现中华鲟,古老物种重焕生机
鲟鱼养殖:生态修复的有力推手

庐山鲟鱼养殖基地,是庐山西海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这里不仅养殖了中华鲟,还有胭脂鱼、大鲵、鸭嘴鲨等120余种特有鱼类。这些鱼类的养殖,不仅丰富了水域的生物多样性,也为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持。

庐山鲟鱼养殖基地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确保了鲟鱼的健康成长。同时,基地还积极参与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放流等方式,将健康的鲟鱼放归自然,以此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未来展望:共建生态家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