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不吃料,可能是由于水质、饲料或疾病等因素导致
池塘养殖鲈鱼,部分鱼塘已经开始长时间的不吃料。距离加州鲈集中上市,鱼价下滑时间不多了,很多加州鲈老板面对自己池塘里未到规格的鱼,正在反思,究竟是什么妨碍了自己的鱼快速成长,错失了高价出鱼的机会。其实原因很简单。摄食少,吸收慢,导致成长差一步。
原因 | 具体表现 |
---|---|
水质、底质的恶化 | 因为养殖时间的增长,池塘中残饵、粪便的增多,导致水质恶化。 |
低温环境 | 由于低温环境,阳光不是很充足,藻类和菌类的光合能力减弱,产氧量减少,导致水中溶氧降低。 |
寄生虫细菌病爆发 | 高温期不仅是加州鲈快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的爆发期。 |
肝脏和肠道的病变 | 由于加州鲈所食用的饲料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高温时期投料量增加,超过了肝脏的负担。 |
根据塘口实际情况投喂饵料,同时建议使用少量“解毒宝”+“好C-100”分解水中有机质,增强水体抗应激能力。增强鱼体的抗应激能力。
池塘条件与准备工作池塘面积以3300m²-6600m²为宜,水深2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交通方便。放养前需干池清淤、平整护坡,每公顷用生石灰750kg-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浆泼洒。7天后加水至1m深,为使水质保持良好状态,可一次施用二铵75kg/hm²,两天后池水变为油绿色即可放养。
养殖环境因素由于低温环境,阳光不是很充足,藻类和菌类的光合能力减弱,产氧量减少,导致水中溶氧降低。大量有机物得不到分解,有时发生倒藻现象;因为进入三伏天以来,气温水温逐渐升高,加州鲈吃料逐渐增加,但是有养殖户发现加州鲈出现不吃料或者吃料减少的情况,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
鲈鱼在我国是非常普遍的,鲈鱼和其他的鲫鱼不同,鲈鱼是属于刺比较少,而且肉质比较鲜嫩的一种鱼,很多人都喜欢吃,而且它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尤其适合一些小孩和老人食用。
①投喂:饵料以低殖杂鱼为主,辅以人工配料。鲈鱼抢食快,含量大,定时定量投喂很重要。投喂时要掌握鱼吃饱,又不浪费饵料。每次投喂先少投引鱼上浮抢食时再加大投喂量,待鱼下沉不抢食时中止投喂,日投饵次数和投饵量视季节而异。
②巡塘检查:早晚巡塘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巡塘观察内容包括鱼体活动情况,池塘水色、气味、透明度变化及池塘防逃设施和敌害等。
③合理的投喂,健康养殖,可以用内服营养代替刺激性药物,避免鱼体因大量使用刺激性药物而导致的应激反应,合理的规避了风险。
回顾完鲈鱼不吃料,可能是由于水质、饲料或疾病等因素导致。,让我们继续探讨水质调整助鲈鱼摄食,案例解析趋势。。
案例解析:水质调整助鲈鱼摄食,提升养殖效益在江苏省宿迁市的海大鲈鱼养殖基地,养殖户们面临着鲈鱼摄食减少的难题。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水质调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因为养殖时间的增长,池塘中残饵、粪便的增多,导致水质恶化。尤其是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了鲈鱼的摄食。数据显示,当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15mg/L时,鲈鱼摄食基本不受影响;当亚盐含量高于0.2mg/L时,鲈鱼摄食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对于氨氮来讲,高于1.2mg/L时鲈鱼摄食受到明显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定期换水,保持池塘水质的鲜活性。 2. 使用“超能粒”改善池塘底部,降解有毒有害物质。 3. 补充营养肥“藻得力”和低温优势藻种“硅藻源”,均衡水中藻类菌类的平衡,提高水中的溶氧。
成效显著,鲈鱼摄食恢复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优化养殖环境,为鲈鱼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养殖户能够重视水质调整,共同推动鲈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