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种植是一门科学,涉及菌种选择、培养基配制、接种、培养、出耳管理等环节
黑木耳,一种美味与营养并重的食用菌,其种植过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lx的光照强度。pH5~5.6最适宜。
1. 制种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锯木屑菌种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枝条菌种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营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
2. 栽培场地选择栽培黑木耳的场地,应选择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遮阴较少,比较温驯饲养。具体时间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南方各省约在3~4月间。
接种前,先将段木表面清洗,再放阳光下晒2~3小时后备用。人工接种常用的菌种有木屑菌种、树枝菌种和楔形木块。
应上堆发菌,将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内温度以20~2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当菌丝已伸延到木质部并产生少量耳芽时,应及时散堆排场。
一般采用平铺式排场,用枕木将耳木的一端或两端架起,整齐地排列在栽培场上,经过1个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采用“人”字形方法,先埋两根有杈的木桩,地面留出70厘米高,杈日上横放一根横木,耳木斜立在横木两侧。
出耳管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控制。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85%~95%,光照强度控制在200~500lx。
三、病虫害防治危害黑木耳的主要杂菌有环纹炭团菌、麻炭团菌、韧草茵、朱红栓菌、绒毛栓菌等。主要虫害有伪步行虫、蛀枝虫、四斑丽、蓟马等。可用生石灰、退菌特、氯化锌,防治杂菌污染。另外也可采用除虫菊、雷公藤等生物农药防治虫害。
黑木耳种植是一门科学,需要掌握菌种选择、培养基配制、接种、培养、出耳管理等各个环节。只有科学管理,才能获得高品质的黑木耳。
黑木耳,这种源自自然的珍馐美味,不仅口感独特,营养价值高,更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河南省卢氏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赋予了黑木耳独特的品质,使其成为该地的地理标志产品。
黑木耳的生长对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2至32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60%至70%。在河南省卢氏县,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如光照时间长、遮阴较少,为黑木耳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
黑木耳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当耳片充分展开,色泽黑亮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的黑木耳需要进行清洗、晾晒、烘干等加工处理,以确保其品质。
黑木耳作为一种高价值、高需求的食用菌,其种植前景十分广阔。在河南省卢氏县,黑木耳的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黑木耳的种植前景将更加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