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雏鸡育雏期养殖管理要点,关注雏鸡健康与生长

雏鸡,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与生长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育雏期,养殖户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雏鸡育雏期养殖管理要点,关注雏鸡健康与生长
序号 管理要点 具体措施
1 温度控制 1-3日龄33-34℃,4-7日龄31-32℃,以后每周递减2-3℃,每日递减0.5℃,第四周时降到21-23℃保持稳定。
2 饲料供应 立即能够吃到干净、新鲜的饲料是关键,雏鸡不应该需要寻找饲料。
3 饮水管理 雏鸡在出生后的第一天就应开始饮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抗生素,以增强雏鸡的抗病能力。
4 光照 第一周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每15平方米舍用40瓦灯泡离地约2米高,第二周逐渐减至19小时,换25瓦灯,第三周起可用自然光。
5 预防疾病 根据鸡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喉气管等疫病的免疫工作。
6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一般要求1-2周龄30-40只/平方米,3-4周龄25-30只/平方米,5-6周龄20-25只/平方米。

温度控制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1-3日龄温度控制在33-34℃,4-7日龄31-32℃,以后每周递减2-3℃,每日递减0.5℃,第四周时降到21-23℃保持稳定。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更重要的是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规律。

饲料供应

立即能够吃到干净、新鲜的饲料是关键,雏鸡不应该需要寻找饲料。饲料要定时定量,饲喂次数一般是前两周每天喂7次,3-4周龄时每天喂6次,5周龄时每天喂5次,6周龄时每天喂4次。由于雏鸡消化机能差,故不可过食。

饮水管理

雏鸡在出生后的第一天就应开始饮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抗生素,以增强雏鸡的抗病能力。水温与室温相近,另外要防止断水、缺水。应该做到饮水不断,随时自由饮用。

光照

合理的光照是为了促进雏鸡的采食和生长。第一周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每15平方米舍用40瓦灯泡离地约2米高,第二周逐渐减至19小时,换25瓦灯,第三周起可用自然光。

预防疾病

根据鸡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喉气管等疫病的免疫工作。药物预防:第一周防白痢药:氟哌酸、VA、VB1;第二周加喂抗生素、球虫药、慢性呼吸道病药;第三周防霍乱可加灭霍灵等。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一般要求1-2周龄30-40只/平方米,3-4周龄25-30只/平方米,5-6周龄20-25只/平方米。饲养密度过大,育雏舍内空气污浊,氨气的气味大,湿度高,容易发病。

在雏鸡育雏期养殖管理要点,关注雏鸡健康与生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雏鸡健康养殖策略与实践的内容。

育雏期雏鸡管理:精细化呵护的实践之道

在雏鸡养殖的过程中,育雏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雏鸡刚刚离开蛋壳,身体极为脆弱,各项生理机能尚未成熟,因此对养殖户的管理要求极高。以下将详细介绍育雏期的关键管理要点,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实际操作指导。

雏鸡育雏期养殖管理要点,关注雏鸡健康与生长
二、开食与开水:营养与卫生的双重保障

育雏期蛋鸡饲养管理中,开食与开水是关键环节。雏鸡出壳后,应在毛干3小时后给予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开水,连续饮用3天,以消毒肠道。之后,再用常水作为饮水。开食要选择全价配合饲料,定时定量,避免过食。从第三周起,可以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干净细沙,以逐步提高雏鸡的消化机能。

三、光照与温度: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四、通风管理:确保空气质量

通风是排出鸡舍内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的重要手段。通风量因为雏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加大,以进入舍内不感到闷和氨气刺鼻为宜。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避免雏鸡感冒。

育雏期管理是雏鸡健康成长的关键。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后续的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殖户应充分认识到育雏期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雏鸡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