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沭阳40岁老板将废弃花朵手工制作干花

江苏沭阳县,这个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的地方,近年来凭借一项独特的产业——干花制作,实现了变废为宝的奇迹。

沭阳40岁老板将废弃花朵手工制作干花
数据 详情
家庭从事干花产业比例 90%以上
干花网店数量 600多家
年销售额 2.6亿元
带动从业人数 2600多人
村民人均纯收入 2.2万元

在解桥村,村民们将废弃的花朵经过精心手工制作,变成了精美的干花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热捧,还远销到德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地。

“看,这些都是花卉艺术品,每一朵,每一支都是纯手工制作,这些不但我们中国人喜欢,连那些老外看了都爱不释手。”魏良余,这位干花产业的领军人物,自豪地说。

魏良余原本在上海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活虽然稳定,但他总觉得少了些什么。2006年,他回到家乡,看到了家乡的变化,也看到了干花产业的商机。

“植物的根茎、叶子其实就是一种错位资源。”魏良余说,“在农村这些往往都被焚烧掉了,既污染环境,又没有利用价值,怎么把这种资源利用起来,创造更有价值的商品呢?”

经过多方学习、探索,魏良余决定创办花卉工艺品厂,将一些植物的根茎、叶子利用起来,制成艺术品。

在他的带领下,解桥村的村民们纷纷加入了干花制作的大军。如今,解桥村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干花专业村,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自己富裕不算啥,关键是大家都富裕起来。”魏良余说,“现在我有3个淘宝店,1家天猫商城,产品远销到德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地,一年销售额大约在1600万元。”

在制作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制作精美的花朵。“有带着孙子来做工的阿姨,有的是70岁的老人,甚至是腿脚不便的残疾人……”魏良余说,“厂子有30余名工人都是留守妇女、老人,除了在厂子内工作外,魏良余的花卉艺术品还可以拿回家做,据魏良余介绍,迄今为止,他的花卉工艺品厂的手工活发放已经带动周边乡镇居民3000余人增收。”

“这个花叠起来很容易,我们这儿年纪大的婆婆都会叠,随便教一教就会了。”新河镇解桥村的村民胡婆婆带着孙子前来拿手工活回家做,她说,“叠一朵花的手工费有几毛钱,一天能赚五六十块钱,还不耽误带小孩,挺好!”

魏良余的成功,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魏良余的带领下,解桥村的干花产业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讲完了沭阳40岁老板将废弃花朵手工制作干花,变废为宝。,我们再聊聊沭阳老板用废弃花朵制干花,家居美化新潮流。。

沭阳40岁老板将废弃花朵手工制作干花
手工制作,匠心独运 创业热潮,返乡潮涌

沭阳县浓厚的创业氛围吸引了大批外出人员返乡创业。较低的就业门槛极大地消化了农村劳动力,一大批农村青壮年“离土不离乡”,实现了创业就业。90%以上家庭从事干花生产、销售或相关工作,现有干花网店630多家,年销售额2.6亿元,带动从业2600多人,村民人均纯收入2.2万元,远超当地1.6万元的平均值。

变废为宝,绿色创富

在沭阳县解桥村,村民将植物的枝、叶等废旧物料加工后,制作成各种造型别致的工艺品,产品畅销国内外。目前,该村有干花企业50多家、干花网店600多家,九成以上家庭从事干花产业相关工作。

拓宽销路,口碑相传 带动增收,共同富裕

魏良余的干花工艺品厂的手工活发放已经带动周边乡镇居民3000余人增收。他深知,自己富裕不算啥,关键是大家都富裕起来。这种共同富裕的理念,让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创新驱动,未来可期

在干花制作领域,沭阳县不断创新,将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环保理念相结合,让废弃的花朵焕发出新的生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干花制作将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