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4批次食用植物油标签不合格
结果显示,全区第三季度共抽检食用植物油产品92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7批次,合格率92.4%。其中,涉及4批次食用植物油标签不合格,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标识不规范。
本次抽检的食用植物油主要包括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食用调和油、油茶籽油等。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抽检项目是标签指标。
针对不合格产品,相关部门已下架了一批食用植物油标签标识标注不规范的产品,销毁了一批不合格标签,规范食品生产企业标识标签5个品种、11种产品。
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超标的原因,可能是油料收储、晾晒不当,从环境、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引入污染;生产中关键工艺控制不当等。2019年8月29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不合格产品及生产单位名单序号 | 食品名称 | 生产单位 | 规格型号 | 生产日期 | 生产单位地址 | 不合格指标 |
---|---|---|---|---|---|---|
1 | 风味油辣椒 | 贵... | ... | ... | ... | ... |
8日,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2015年第30期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抽检食用植物油70批次,覆盖9个生产市和仁怀市。其中:不合格样品数为4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5.7%。
根据尼尔森数据,按销售量统计,2017年至2019年,其小包装食用植物油的销售份额分别为39.5%、39.8%和38.4%;包装米现代渠道销售份额分别为16.4%、18.2%和19.3%。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向植物油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植物油道详细了解。
进一步规范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信息,进一步明确食品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具体职责;排查出的原料贮存不规范...
对25家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检查;对多批次抽检不合格生产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切实督促企业整改,规范生产经营。全区共开展生产经营环节食用...
在贵州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植物油的标签乱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标识显得尤为迫切。以下,我们就来具体剖析这一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标签乱象:一地鸡毛下的食品安全隐患贵州植物油标签乱象的整治,不仅是对企业的一次警示,更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一次深化。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贵州这样的地方,以规范标识为抓手,构建安全、健康的植物油市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