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种用野鸭放牧技术,指在自然环境中饲养野鸭

育雏野鸭驯化刚出壳的野鸭要经过近一个月的育雏。育雏期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驯化,第一是声音记忆的强化,第二是环境条件的强化。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种用野鸭放牧技术,指在自然环境中饲养野鸭
操作方法 具体内容
由专一饲养员进行育雏期的正常饲养管理 确保野鸭在育雏期间得到充分的关怀和照顾
喂食或饮水的同时要不断地给予口令或用鸭鸭的歌声来 培养野鸭对饲养员的认知和依赖,便于后续的驯化工作

在南方,种用鸭可常年放牧;在北方,则需要停牧进入圈养越冬期的饲养管理。所以说北方种用野鸭的放牧是翌年春暖、冰融后的再放牧过程。其操作要领是:

从头开始驯化,循序渐进,不可急躁,经过几天时间便可步入正常的放牧程序。

开产后要求在舍内产完蛋后,再放出圈内喂食,出牧时间可在上午9至10时,通过控制中午料量而使野鸭在日落前正常归牧,要求全部归牧后方可在圈内饲喂,日落后圈入舍内,同时补充夜间饲料,以保证产蛋量。

因产蛋野鸭均具有飞行能力,出牧时要求环境安静,不得有生人或其他突如其来的动物或动作干扰,避免炸群而造成损伤。每日归牧后要 检查放牧场,如有未归的野鸭要及时赶回,以防丢蛋而造成损失。

野鸭养殖场地址的选择要自然环境偏僻,冬暖夏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丘陵地区。土质为沙质或壤土。附近要有宽敞的水域。无污染源,电力和交通方便。雏鸭舍要求朝阳、保温、干燥、采光、通风。窗户的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积的比例为1:10~15。育成鸭舍要求的条件不高,可以是比较...

自然饲料丰富,又正值春耕播种阶段,放牧场地很多,雏鸭可以充分利用觅食水生动植物,如蚯蚓、螺蛳以及各种水草和麦田的落穗,不但生长快、饲料省,而且开产早,早春鸭可为秋鸭提供部分种蛋,其他春鸭可提供大量鸭蛋腌制成咸蛋和皮蛋。这样,当年饲养的春鸭,当年可得效益。

夏鸭从芒种至立秋,可充分利用玉米、小麦等作物的收获季节,进行放牧。此时,野鸭可以充分利用地面的食物资源,如昆虫、杂草等,有助于提高其身体素质和繁殖能力。在放牧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野鸭的觅食情况和身体状况,确保其健康成长。

采用合适的育雏方式,育雏方式一般有3种情况,即地面育、网上育雏和立体笼育。

地面育雏:在育雏舍的地面上铺上5~10厘米厚的松软垫料,将雏鸭直接饲养在垫料上,采用地下加温管道、煤炉、保姆伞或红处线灯泡等鸭养殖技术。

网上育雏:在育雏舍内搭建网床,将雏鸭饲养在网上,通过地面加温来保持舍内温度。

立体笼育:将雏鸭饲养在立体笼中,通过笼内加温来保持温度。

供应温水。必须保证充足饮水,在饮水中可添加B族维生素。

7.饲喂:饮水后2~3小时即可开食。应选用配合饲料,也可采用加水的湿粉料,或碎粒料,并做到少喂多餐。1~10日龄每天喂7次,其中夜喂2次;11~20日龄每天喂5次,其中夜喂1次;21日龄后每天喂4次。每次在喂配合饲料的同时,可适当加入

从头开始驯化,循序渐进,不可急躁,经过几天时间便可步入正常的放牧程序。

开产后要求在舍内产完蛋后,再放出圈内喂食,出牧时间可在上午9至10时,通过控制中午料量而使野鸭在日落前正常归牧,要求全部归牧后方可在圈内饲喂,日落后圈入舍内,同时补充夜间饲料,以保证产蛋量。

因产蛋野鸭均具有飞行能力,出牧时要求环境安静,不得有生人或其他突如其来的动物或动作干扰,避免炸群而造成损伤。每日归牧后要 检查放牧场,如有未归的野鸭要及时赶回,以防丢蛋而造成损失。

种用野鸭放牧技术,指在自然环境中饲养野鸭,利用其觅食能力,提高养殖效益的方法。的部分结束,接下来是野鸭放牧:自然养殖新趋势。

育雏阶段:野鸭成长的起点

种用野鸭放牧技术,指在自然环境中饲养野鸭

南方放牧:四季皆宜的养殖模式

在南方地区,种用野鸭可以全年放牧。这种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不仅降低了饲养成本,还提高了野鸭的品质。野鸭在开阔的田野和水源中自由觅食,能够摄取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如蚯蚓、螺蛳和各种水草,这些食物不仅营养全面,还有助于野鸭快速成长。

北方越冬:春暖花开后的再放牧

进入育成期的野鸭,其摄食量逐渐增大,表现出向人要食、抢食的行为。此时,正是进行放牧训练的最佳时机。通过在放牧场的道路两侧设置食槽和水槽,由饲养员诱导或驱赶出圈放养,可以锻炼野鸭的合群性和野性,同时克服饲料营养的不足,对提高野鸭的体质和种用价值大有裨益。

种野鸭的饲养:繁衍后代的保障

人工培育条件下,野鸭在170日龄左右达到性成熟。母鸭全年平均产蛋量约120个。在种鸭选择上,公鸭要求头大、体壮、活泼,交尾能力强;母鸭则要求头小、颈细长、眼大。此外,还要注意公母鸭的配种比例,以确保繁衍后代的成功率。

放牧过程中的操作要领包括:从头开始驯化,循序渐进;开产后在舍内产完蛋后再放出圈内喂食;出牧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每日归牧后检查放牧场,及时赶回未归的野鸭等。这些细节的把握,是确保野鸭健康成长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