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采后易腐烂变质,需采用保鲜技术延长其货架期
草莓,作为我国常见的果品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草莓采后易腐烂变质,如何通过保鲜技术延长其货架期,成为果农和经销商关注的焦点。
草莓含水率高,占果实质量的90%~95%,且果实鲜嫩,采收、贮运过程中易受损伤或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严重影响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
草莓保鲜技术概述保鲜技术 | 原理 | 适用范围 |
---|---|---|
低温保鲜 | 通过降低温度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呼吸作用,从而延长草莓的保鲜期。 | 适用于所有草莓品种 |
气调保鲜 | 通过改变草莓包装内的气体成分,降低氧气浓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草莓的保鲜期。 | 适用于所有草莓品种 |
涂膜保鲜 | 在草莓表面涂上一层保鲜膜,隔绝空气,降低水分蒸发,延长草莓的保鲜期。 | 适用于所有草莓品种 |
选择成熟度适宜的草莓,剔除病果、损伤果。
将草莓放入塑料箱或筐中,每筐装10公斤左右。
将草莓放入冷库中,保持温度在0-1℃。
每隔一段时间检查草莓的保鲜效果,及时调整温度。
冷库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草莓在冷库中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品质。
注意冷库的通风,避免草莓出现缺氧现象。
采用保鲜技术延长草莓货架期,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草莓的经济效益,降低损耗。
满足消费者对新鲜草莓的需求。
促进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新型保鲜剂,提高保鲜效果。
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生物保鲜技术。
加强保鲜技术研究,提高草莓品质。
在这个草莓盛产的季节,如何让鲜美的草莓在市场中保持其新鲜面貌,成为了果农和销售商共同关心的问题。草莓,以其鲜艳的外观和诱人的甜酸口感,广受消费者喜爱,但其脆弱的娇嫩肌肤,却让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面临着易腐烂的挑战。
草莓采摘后,其生理品质会发生变化。因为贮藏时间的延长,草莓的硬度逐渐下降,同时纤维素酶活性上升,这些都是草莓衰老的表现。为了防止草莓在运输过程中腐烂变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
以北京市草莓盛果期为例,由于正值雨水季节,草莓的保鲜期短,耐贮性差,易腐烂,不便运输,损耗率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果农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冷藏保鲜:选择色泽鲜艳、肉质细嫩的草莓,使用塑料食品盒等容器进行包装,每盒500克。随后,将草莓置于温度为负O.5―1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5%―90%的冰箱中,可以保鲜7―10天。
2. 速冻冷藏:选择适合速冻的春香、宝庆早生等品种,将八成熟、单果重7-12克的草莓,在0-5摄氏度的冷库中暂存,远距离运输时使用冷藏车。清洗草莓后,用0.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去除多余水分,随后速冻至负15摄氏度以下,再进行包装和贮藏,此方法可保鲜18个月。
除了传统的冷藏和速冻方法,我国科研团队也在不断创新草莓保鲜技术。例如,成都新朝阳研发的碧新果蔬鲜,含有壳聚糖,能有效延长草莓的保鲜期,并具有杀菌、抑菌活性,防止草莓在储运过程中腐烂。
未来,因为科技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草莓的保鲜技术将更加成熟,为果农和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碧新果蔬鲜这样的创新成果,助力草莓产业迈向更高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