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县蛇果大丰收,农民收入倍增
在秦岭山脉的怀抱中,凤县这片土地孕育出了独特的果实——凤县蛇果。今年,凤县蛇果迎来了大丰收,不仅让农民的收入倍增,更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凤县蛇果以其个大、均匀、色泽艳丽、皮薄汁浓、酸甜可口、果脆质细而著称。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会纷纷来到凤县,争相收购这些优质的蛇果。
丰收背后的努力为了提高凤县蛇果的市场竞争力,凤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每年春秋两季,在每个乡镇建立1—2个500亩左右的蛇果示范园,实行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延长产业链。同时,结合旅游景点建设观光果园、旅游果园、休闲果园,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花椒产业助力增收凤县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特别是带有双耳的大红袍花椒更是全国闻名。近年来,凤县花椒产业从20万亩发展到42万亩,总产量从50万公斤增加到420万公斤,总产值从1200万增加到5.2亿,农民人均花椒收入从120元增加到了4500元以上。
发展循环经济凤县还实施了“果-草-畜-沼”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在蛇果园种草喂猪,修建沼气池,将猪粪集中处理,沼气用于做饭,沼液用于果树喷肥,剩余的沼渣做果树基肥。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生猪粪便的零排放,还提高了蛇果的品质和价格。
电商平台助力销售借助电商平台,凤县深山里的土特产品变成了“香饽饽”。目前,凤县47户电商企业通过电商带动贫困户300多人,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180多万元。
展望未来展望未来,凤县将继续加强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优势,实行集约化生产、品牌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质量,增加总量,实现果椒业可持续发展。到2012年,全县蛇果园面积将稳定到8万亩以上,力争达到10万亩,使全县农民人均果园达到1.3亩,实现果品总产量8万吨,产值达到1.2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果品增收1600元以上。
数据统计年份 | 蛇果园面积 | 蛇果产量 | 蛇果产值 | 农民人均增收 |
---|---|---|---|---|
2009年 | 4万亩 | 2万吨 | 0.8亿元 | 800元 |
2012年 | 8万亩 | 8万吨 | 1.2亿元 | 1600元 |
养生福地永生村秦岭花谷夜明珠 ——凤县红花铺镇永生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纪实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宝鸡讯凤县红花铺镇永生村原名长桥村,1967年为纪念因救村民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孙永生更名延用至今。永生村地处“秦岭花谷”重要节点之间,紧邻风景迷人的景点“荷塘月色”,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是凤县蛇果的故乡。
90年代,凤县生产的“新红星、秦冠、红富士”等蛇果在全省蛇果评优中荣获一等奖;2003年至2004年,凤县晚熟品种“红富士”、“秦冠”在宝鸡市果品质量评优中被评为优质奖。
此外,结合旅游景点建设开发观光果园、旅游果园、休闲果园,让游客在采摘过程中体验丰收的喜悦,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果畜农业”与“观光果业”双管齐下在相关产业拓展上,凤县决定走“果畜农业”和“观光果业”发展的路子,实施“果-草-畜-沼”循环经济生产。2008年,该县提出了“百万游客景区”和“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目标任务。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蛇果的品质和价格,还实现了生猪粪便的零排放,保护了环境,同时也让游客在果园采摘蛇果,享受丰收和劳动的快乐。
凤县不断加强消费扶贫宣传,推进扶贫产品“六进”活动,引领职工爱心消费。凤县工会组织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促进扶贫产品销售。
凤县县委书记张乃卫对凤县蛇果的前景充满信心:“凤县蛇果红了,外地客商来了,当地果农笑了,凤县又一次火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