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后期田间管理,关注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
高粱,耐涝耐旱,适应力强,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尤其是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是种植的理想作物。只是,要想提升其质量和产量,关键在于后期田间管理,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
病害 | 防治方法 |
---|---|
真菌性疮痂病、炭疽病、疫病 | 可杀得、甲基托布津、瑞毒霉、百菌清 |
病毒病 | 病毒A、辣椒卷叶灵 |
在后期管理中,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棉铃虫、大小斑病和高粱螟是主要的病虫害。特别是高粱螟,需在喇叭口期进行防治。此外,红蜘蛛和蚜虫在后期也应引起注意。
水分管理同样关键。高粱是旱地作物,但适量追肥能促进穗分化和减少小花退化。最佳追肥期在拔节期与大喇叭口期,注意平衡施肥,特别是氮磷配合施用。
杂草也是一大问题。化学除草效果不好,田间杂草多的情况下,要抓紧中耕除草。同时,去雄、剪花丝、大田喷药等综合措施也是必要的。
为了减少不利天气对高粱生长的影响,要因地制宜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同时,要特别关注迁飞性害虫,如草地贪夜蛾、粘虫,按照“抓早抓小、打点保面”的防控策略进行防治。
安阳地区秋季多风,往往造成高粱倒伏。因此,在高粱追肥后要及时培土,防止倒伏的发生。培土能增加高粱气生根的形成,增强抗倒伏性能。
近几年夏高粱基本上采取免耕直播,病害、虫害和杂草危害有加重趋势。病害如顶腐病、纹枯病、茎腐病等,虫害如蚜虫、高粱蓟马、高粱螟等,要加强测报和防治工作。
在不影响后茬作物播种的情况下,要适当晚收。高粱苞叶变白、松散、子粒线消失、内含物完全硬化时收获。试验证明,每推迟1天收获,千粒重平均每天提高3克左右。
本文基于山西省沁源县实际状况,探究高粱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期望能够为本省高粱产业健康进展提供指导。
1. 针对病害,如真菌性疮痂病、炭疽病、疫病等,可选用可杀得、甲基托布津、瑞毒霉或百菌清等进行防治。病毒病则需使用病毒A或辣椒卷叶灵进行喷雾预防。
二、水分管理技巧水分管理是高粱种植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旱地作物高粱合理灌溉至关重要。
1. 在高粱生长期,要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确保作物生长所需水分。
2. 注意排涝,避免田间积水导致病害发生。
三、案例分析以单县某种植户为例,去年其高粱种植面积达100亩,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高粱产量较前年提高了30%,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未来展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