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鳙鱼苗放养技术,关注苗种选择、放养密度及水质管理

鳙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其苗种放养技术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以下,我们就来详细探讨鳙鱼苗放养的关键要素:苗种选择、放养密度及水质管理。

鳙鱼苗放养技术,关注苗种选择、放养密度及水质管理
一、苗种选择

为了保证鳜鱼的养殖成活率,放养规格必须在3厘米以上。一般每亩放养3-4厘米的鳜鱼种,大约1000-1500尾。池塘单养鳜鱼养殖密度较高,因此需饵料充足。

养殖阶段 放养规格 放养密度
成鱼养殖 3-4厘米 每亩1000-1500尾
夏花培育 2-3厘米 每亩20万-30万尾
二、放养密度 三、水质管理

鳜鱼专养池由于放养密度高,投饵量较多,残饵和大量粪便对池塘水质影响较大。因此,水质管理至关重要。

增氧机开机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定期泼洒生石灰、硫酸铜等消毒剂。

保持水质清澈无污染。

四、案例分析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在成鱼养殖阶段,合理投喂饲料、控制放养密度和积极预防疾病是关键。经过50-60小时的培育,鳜鱼苗体长可达4-5毫米,心跳频率为3次/秒,此时鳜鱼苗开始具备捕食能力。

鳙鱼苗放养技术,关注苗种选择、放养密度及水质管理

为提高成活率,提高效益,鲶鱼鱼苗种投放需规格整齐,每亩投放量约为尾。适当增加放养密度,有利于鲶鱼苗种的生长发育。

鲮鱼养殖技术鲮鱼养殖水域需保持清澈无污染,排水和灌溉应方便。鲮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可参考广东省鲮鱼养殖技术规范。

在鳜鱼苗种暂养期间,需做好饵料投喂、水质监测、水交换处理、病害防治处理、鳜鱼苗种生态状况的记录、养殖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等日常工作。

鳜鱼,又称鳜、桂、桂鱼、鳜、鳌鱼、脊、胖鳜、花鲫鱼、母猪壳等,目前普遍推广的养殖形式是将鳜鱼夏花直接养成商品鱼。以下为您介绍鳜鱼鱼种放养、水质控制技术要点。

鳜鱼养殖水域及鱼苗准备好后,即可进行放养。若池塘条件好,饵料、肥料量多质优,混养日期早,培育技术水平高,养殖密度可以适当增大。

大中型水库鲢鳙鱼种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因水库大小、渔业条件而异。大中型水库面积大、水深、库容大,生态条件复杂且难控制,目前养殖方式主要是利用库内天然饵料进行较为粗放的养殖。

养殖密度、水质和分级对水泥池鳜鱼苗种培育的影响:小规格苗种的放养密度宜在4000尾/m³左右,大规格苗种的放养密度不宜超过800尾/m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