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村民十年深山养鹿,探索致富新路径
许楼村地处故黄河沿岸,是上级划定的秸秆离田村,村民们喜欢将秸秆卖给养殖场做饲料。这不仅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经商多年,赵伟积累了一些资本,一直琢磨着回乡创业。希望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打造脱贫产业,彻底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带动村民脱贫致富。2014年,赵伟...
政府给鹿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发展支了很多招。陈丁就说,多年前,他在鹿场周边承包了近百亩土地用来种植银杏树,用银杏树叶子喂养梅花鹿,这样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
明年元旦,京台高速洋里出口有望正式投用,届时从福州市区到陈丁就的养殖场只要约40分钟时间,这让他有了新想法。如果交通方便了,来山区玩的人也会增加,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寄养梅花鹿、开发生态休闲农业等多元化方式,让鹿场发展得更好。同时吸收当地工人,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为了养好梅花鹿,陈丁就还多次向有经验的人取经,并买回养鹿书籍学习。他的坚持慢慢有了回报,如今,鹿场仅鹿茸就可年收入近10万元,加上鹿血、鹿肉、鹿鞭等产品,盈利达近20万元。
10年深山养鹿,闽侯村民摸爬滚走上道10年前,闽侯洋里乡绅带村的陈丁就在深山建起一个鹿场,养了20多只梅花鹿,走上创业之路。10年间,几经波折,始终坚守,精心照顾,养殖场收益渐渐稳定,如今鹿群发展到近50只,颇具规模。
提及养殖行业,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养鸭、养羊、养鸡等。只是,从事梅花鹿养殖,绝不是陈丁就一时冲动。2005年,他和同乡一起去外地打工,恰逢当地一个保健品企业举行产品宣传活动,在众多展品中,他的目光被梅花鹿的衍生品鹿血酒、鹿茸、鹿筋骨等吸引住了。
梅花鹿养殖,前景广阔现在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鹿茸、鹿骨都有着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养殖梅花鹿很有市场前景。
年份 | 梅花鹿数量 | 年收入 |
---|---|---|
2010年 | 30只 | 5万元 |
2015年 | 50只 | 10万元 |
2023年 | 近50只 | 近20万元 |
陈丁就感慨,记得当年第一批梅花鹿进场时,由于鹿天生“怕生”,我一走近,它们就惊得四处逃窜,只有进货方饲养员可以接近它们。为了和鹿群亲近,有一段时间他几乎天天睡在鹿场里,让鹿群熟悉自己的气味,加上每天喂食、打扫卫生,鹿群才慢慢接受了他。
由于缺乏经验,陈丁就和几个合伙人只能边学习边摸索。他们先后多次到外地养殖场考察,学习梅花鹿养殖知识。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无疑是痛苦的,加上梅花鹿繁育周期很长,基本上一年只能生产一只,几个合伙人因为年龄、身体、失去信心等原因,选择了退出,而陈丁就一直坚持着。
鹿场运行稳定,收益增加了,养殖模式单一和运输成本高等问题又困扰着陈丁就。在当地政府引导下,他开始尝试多元化养殖。
近日,记者来到绅带村梅花鹿养殖场。陈丁就和几个村民围在一起说笑。不久前,他刚刚接到一笔生意,眼下,正动员村民将库存的鹿茸取出包装。
1、基本情况
福建省闽侯县上街福鹿养殖场成立于2008年10月20日,位于闽侯县上街镇榕桥村,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
3、养殖规模
4、销售渠道
福建省闽侯县上街福鹿养殖场计划未来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产品品质,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闽侯的深山里,有一个村民陈丁就,他用独特的养殖方式,让梅花鹿成为他致富的利器。”
因地制宜,陈丁就的创业之路陈丁就的养殖场吸引了当地村民的参与。他动员村民将库存的鹿茸取出包装,并计划通过鹿茸等产品的销售,增加村民的收入。这种合作共赢的模式,让陈丁就的鹿场成为了当地村民致富的一个新途径。
政府支持,助力乡村振兴陈丁就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因为交通的便利和市场的需求,他的鹿场将会发展得更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