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野鸭养殖球虫病是鸭类常见寄生虫病

鸭球虫病,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疾病,在野鸭养殖中尤为常见。它不仅会影响到鸭子的生长速度,还会降低其成活率。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预防和治疗野鸭养殖中的球虫病。

野鸭养殖球虫病是鸭类常见寄生虫病
球虫病概述

鸭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的艾美耳属、泰泽属的球虫寄生于小肠道所引起,其中以泰泽属的毁灭泰泽球虫致病力最强。球虫在野鸭群中经常发生,发病率为30-90%,致死率可达20-70%,耐过的病野鸭生长发育受阻,增重缓慢,对养野鸭业危害极大。

肉眼病变为整个小肠呈泛发性出血性肠炎,肠壁肿胀、出血,粘膜上有出血斑或密布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有的见有红白相间的小点,有的粘膜上覆盖一层糠麸状或奶酪状粘液,或有淡红色或深红色胶冻状出血性粘液,但不形成肠心。

野鸭的带虫现象极为普遍,所以不能仅根据粪便中有无卵囊作出诊断,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和病理变化,结合病原检查综合判断。急性死亡病例可从病变部位刮取少量粘膜置载玻片上,加1-2滴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用高倍镜检查,或取少量粘膜作成涂片,用姬氏或瑞氏液染色,在高倍镜下检查,见到有大量裂殖体和裂殖子即可确诊。耐过病野鸭可取其粪便,用常规沉淀法沉淀后,弃上清液,沉渣加64.4%硫酸镁溶液漂浮,取表层液镜检见有大量卵囊即可确诊。

野鸭舍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除粪便,防止饲料和饮水被野鸭粪污染。

饲槽和饮水用具等经常消毒。

定期更换垫料,换垫新土。

在球虫病流行季节,当地面饲养达到12日龄的雏野鸭,可将下列药物的任何一种混于饲料中喂服,均有良效。

药物名称 用法用量 备注
磺胺间六甲氧嘧啶 按0.1%混于饲料中,或复方磺胺间六甲氧嘧啶按0.02-0.04%混于饲料中,连喂5天,停3天,再喂5天。
磺胺甲基异恶唑 按0.1%混于饲料,或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按0.02-0.04%混于饲料中,连喂7天,停3天,再喂3天。
克球粉 按有效成分0.05%浓度混于饲料中,连喂6-10天。

通过以上措施,相信可以帮助养殖户们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野鸭养殖中的球虫病,让鸭子们健康成长。

野鸭养殖业在我国近年来逐渐兴起,但随之而来的疾病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野鸭球虫病便是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本文将深入剖析野鸭球虫病的防治案例,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野鸭养殖球虫病是鸭类常见寄生虫病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急性野鸭球虫病常见于2-3周龄的雏野鸭。病鸭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缩颈、喜卧、渴欲增加等症状。病初可能出现拉稀,随后排出暗红色或深紫色血便。发病当天或第2、3天,病鸭可能出现急性死亡。耐过急性期的病鸭,食欲逐渐恢复,但生长发育受阻,增重缓慢。慢性型野鸭球虫病症状不明显,偶见拉稀,病鸭常成为球虫携带者和传染源。

三、诊断方法 四、防治措施

保持野鸭舍清洁干燥,定期清除粪便,防止饲料和饮水被野鸭粪污染。

饲槽和饮水用具等经常消毒,定期更换垫料,换垫新土。

避免从病鸭场引入野鸭,降低感染风险。

磺胺间六甲氧嘧啶按0.1%混于饲料中,或复方磺胺间六甲氧嘧啶按0.02-0.04%混于饲料中,连喂5天,停3天,再喂5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9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