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育苗苗床管理,关注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
立即转入育苗设施内进行培养,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水肥等环境条件是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壮苗率的必要条件。育苗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
③播种及管理:在催芽的同时,给苗床应及时加温,地下火道应将地温加到30℃,播种后不再加温,电热温床能达到18℃以上最好,播后继续供温,点种后覆膜并直接覆盖保温层,一两天后,发现有60%顶土现象,立即去掉覆盖物,给苗床上搭一小拱棚,并覆农膜,晚上加盖保温层,以利夜间保温。初出土的幼苗温度不宜过高,以免陡长成高脚苗。待真叶长出后适当加温,苗龄一般在35天或三叶一心移栽为宜。
温度管理1、温度春季育苗强调保温防病,苗床采用多膜覆盖,地面铺设电加温线。采用“二高二低”法变温管理,即出苗前,苗床温度应保持白天30~32℃,夜间18~20℃,以促齐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前,床温应适当降低,保持白天25~28℃之间,夜间15~16℃,以防高脚苗;第三片真叶出现止,床温应适当提高,保持白天30~32℃之间,夜间18~20℃,以促进早出真叶;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使幼苗逐渐适应大田环境条件。
2、水分管理苗期应严格控制水分,视苗床钵体干湿程度于晴天的午前进行适量浇水,浇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发、水渍收干后再盖塑料薄膜。
3、湿度光照管理:通风降湿是防止幼苗病害发作的关键。...
幼苗期哈密瓜的关键管理幼苗期的时候哈密瓜比较关键的时期,因为管理好坏与后期的成活率有直接影响。当幼苗出土后要观察出苗情况,如果有出苗失败或者是死苗的现象要...
①浸种催芽:选择优质、高产、早熟品种。浸种前先晒种两天,并拣去畸形籽、秕籽、烂籽。浸种时先以90℃的开水烫种10秒钟,立即对入凉水浸种6-8小时,然后用干净湿毛巾将种子包起来置30℃左右的温度下催芽24小时左右,便可发芽以备下种。。
②营养基的配置:为预防猝倒病,一般不用农家肥只需农田活性土每立方米营养土用1公斤磷酸二铵,0.1公斤生物钾肥和0.15公斤多菌灵,充分搅拌均匀,过筛后装营养钵,浇足底水备种。
哈密瓜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但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C-35C之间,因此需要尽量维持苗床的温度在这个范围内。同时需要注意适当减少夜间温差,以增加苗期生长的稳定性。
3.水分管理 哈密瓜喜欢湿润的土壤,但过度浇水容易引起地温过高,降低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这对于苗期生长不利。因此需要掌握适度浇水的技巧,并注意保持苗床通风。
环境因素 | 管理要点 | 影响 |
---|---|---|
温度 | 白天30~32℃,夜间18~20℃ | 促进早出真叶,预防高脚苗 |
湿度 | 控制适量浇水,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 预防病害,保持土壤适宜湿度 |
光照 | 适度光照,避免过度暴晒 | 促进生长,避免水分过度蒸腾 |
完成了哈密瓜育苗苗床管理,关注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确保幼苗健康生长。的讨论,现在进入哈密瓜苗床:精准调控,培育健壮苗。
种子处理与催芽技巧哈密瓜苗期对温度敏感,需严格控制。夜间气温保持在20-22℃,定植前逐渐降温至20℃左右。湿度方面,通过通风降湿,保持空气相对湿度适宜。此外,光照管理同样重要,避免过度暴晒,必要时进行人工补光。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哈密瓜苗期管理的重点。通过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发现病虫害时,及时用药防治,避免蔓延。
苗期生长观察与调整在苗期,要密切关注幼苗的生长状况,发现生长异常及时调整。如发现高脚苗,适当降低温度;发现死苗,及时补种。同时,适时施肥,保证幼苗充足的营养供应。
哈密瓜苗床培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农业技术,涉及种子处理、苗床搭建、温度湿度调控、水分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通过不断实践与我们将哈密瓜苗床培育技术推向新的高度,为我国哈密瓜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