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增产,技术改进是关键
在邢台市推广棉花地膜覆盖近30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这项技术需要不断改进。
选择适合种植棉花的、中等以上肥力的农田至关重要。土壤墒情也是播种前需要关注的要点。提高机械播种质量是夺取高产的基础。
棉花管理:科学施肥与适时揭膜环节 | 措施 |
---|---|
施肥 | 氮磷配合,增钾补微,重施底肥。底施氮肥50%~60%,初花期追施40%~50%。 |
揭膜 | 在棉花现蕾后将地膜揭掉或破除,有利于调节生长和利用自然降水,预防早衰。 |
抗虫棉普及推广后,棉花的病虫害发生和危害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重点防治的病虫害包括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蚜虫、盲椿象等。
关键技术改进措施
选用高产抗病棉花品种,如冀棉616、冀棉958等。
科学配方,平衡棉花施肥,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5~7公斤、硫酸锌2公斤。
改棉花早播为适时晚播,正常年份以4月20~30日为宜。
扩大棉花行距,合理密植,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抓好棉花关键期肥水管理,确保丰产架子的形成。
改棉花终生盖膜为适时揭膜,预防早衰。
抓好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重点推广抗病性强的品种和高科技抗病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看到,棉花增产的关键在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在农业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地膜揭除,生长调节邢台市多年的实践表明,在棉花现蕾后将地膜揭掉或破除,对于调节棉花生长和利用自然降水有显著作用。这一操作有助于预防早衰,提升棉花的整体生长质量。
关键期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是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在棉花盛蕾至初花期,应加强水肥管理,底施氮肥不足的沙壤土质棉田,每亩补追10~15公斤尿素,确保丰产架子的形成。
适时晚播,规避风险棉花早播导致早衰和后期黑桃烂铃的问题不容忽视。建议将地膜棉播种时间适当推迟,以规避苗病和早衰风险。
扩行距,密植合理为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应改小行距、大密度为宽行距、中密度种植。合理密植有利于发挥土壤增产潜力,同时降低后期黑桃烂铃的风险。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棉花地膜覆盖技术得以不断优化。邢台市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棉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