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花生种植技术6要点,确保丰收的关键步骤
下面谈谈秋花生种植技术6要点,一起了解一下。
出苗要尽早检查齐苗情况,发现缺苗要立即补种、补苗,确保全苗。秋花生生育期短,花生种植技术方法简明,日产量高,是晚秋作物中的短线产品。秋花生...
秋花生播种太早,播后因气温过高,营养生长期过分缩短,花期处在高温日照长阶段,影响花器发育和开花授粉,结荚较少;过迟播种,因后期低温干旱,会造成荚果不结实饱满,空秕荚果多,产量低。
秋花生成熟后应及时收获,谨防熟果在土中发芽,一般在霜降前应收获完成。收获后要及时晒干,花生种子的含水量低于8%~10%时才可安全贮藏。
要点 | 说明 |
---|---|
播种密度 | 因花生品种、土壤性质和土壤肥力水平而定,一般播种密度掌握在20×40厘米左右,每亩播6000穴以上,每穴2粒。 |
覆土盖种 | 秋繁花生出苗期常遇高温干旱,一般大粒种在干燥而疏松的土壤中覆土可深些,但覆土过深花生子叶不宜出土,易霉烂造成缺苗。 |
查苗补蔸 | 出苗要尽早检查齐苗情况,发现缺苗要立即补种、补苗,确保全苗。 |
施肥 | 秋植花生一般齐苗20天左右即开花,营养生长期比春植花生短,前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肥料分解快,易消耗,应注意施足底肥,及时追肥。 |
下针结果 | 花生下针结果是花生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这时要确保花生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力争花多针齐。 |
田间管理 | 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施药防治。对虫害防治,幼苗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戍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中后期可用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
可选成熟饱满的春播花生果作种。播前剥壳并进行粒选,用0.5%的多菌灵或花生克病灵拌种,以预防苗期的各种病害的发生。
“立秋”至“处暑”是秋花生的播种适期。如果利用旱坡地种植的,要适当提早播种,一般可在“大暑”前后播种,减少秋旱影响。
若采用当年夏收花生秋播,应于播种前7~10d在春花生种植地选择具有优良性状、无病虫害的健壮单株做标记后,选晴天单独采收脱果晒干,经确认足干后剥壳取种仁。
拌种时应该确保全部种子均匀粘附药粉。
12克,兑水40~50公斤喷施,以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地下果荚生长,提高果荚充实度和百果重。 4、花生种植技术加强管理
①秋花生前期雨水多,苗期怕渍,要及时疏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后期如遇秋旱,应及时浇水和灌溉,防止植株受旱早衰、枯萎。
②花生出苗后,要进行一次清蔸,即将植株蔸部周围的土扒开,帮助子叶出土,这样能促进第一、第二对侧枝及根系的发育,同时拔除杂草,减少病虫害。
③封行前要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雍蔸,迎果针入土结实。
④花生开花后,要在花生蔸部周围施一把优质土杂肥,以利果针入土,提高成果率。
春烟采收完后,及时清除烟杆,后灌满水,翻种碎土溶田,大水浸泡5―6天,后排干田水,翻犁整地,整成畦面宽1―1.2米,畦高20―25厘米,畦沟30厘米左右,畦面上开2.5―3厘米深的种植沟。
烟后秋花生栽培技术要点 秋花生前茬为春烟,同为旱作,土传病虫害较多,必须采取溶田碎土等农业措施加以防治,以确保丰产优质。
在金秋时节,秋花生迎来丰收的季节。为了帮助广大种植户掌握种植技巧,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解析秋花生种植的秘诀。
播种前,张大哥对种子进行了精选和消毒处理,确保种子的质量。播种时,他严格按照20×40厘米的密度进行,每亩播种6000穴以上,每穴2粒。出苗后,张大哥及时进行了查苗补苗工作,确保了全苗。这种精细化管理,使得他的花生田苗齐苗壮,为丰收奠定了基础。
在施肥方面,张大哥采用了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7~20公斤,饼肥1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追肥则根据花生生长阶段进行,齐苗后亩用尿素45公斤,谢花后每亩撒施黑白灰60公斤。此外,张大哥还注重叶面肥的喷施,以促进花生果荚的生长。
病虫害是影响秋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张大哥在病虫害防治上,采取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他定期对花生田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在虫害防治方面,他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戍菊酯乳油进行喷杀;在病害防治方面,他使用1∶2∶200波尔多液或胶体硫150倍液进行喷施。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掌握秋花生种植技术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在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都要做到科学管理,才能实现丰产丰收。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借鉴这些经验,为自己的秋花生种植之路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