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有机红米稻种植,需遵循生态、环保、健康原则

因为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日益增长,有机红米稻种植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新宠。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那么,如何遵循生态、环保、健康原则,实现有机红米稻的绿色生产呢?以下为您揭晓。

有机红米稻种植,需遵循生态、环保、健康原则
一、选地与育苗

1. 选地:有机红米稻种植应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选择重茬地,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育苗:采用旱地育秧和半水育秧方式,每亩用种量1.5公斤。秧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二、插秧与本田管理
时间 管理措施
插秧后3-5天 瘦田每亩追施高效复合肥5公斤,肥田每亩施高效复合肥5公斤。结合施用除草剂。
插秧后25天 第二次每亩追施钾肥7.5公斤,始穗至齐穗期各用一次叶面肥。
成熟前 成熟要达到98%才能收割。

1. 生态环保:在有机种植基地,田埂上种植诱捕田间害虫的花草,农田里布设飞蛾诱捕器,实行稻鸭共作、稻虾共作等生态模式管理。

2. 健康管理:采用生物有机复合肥,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土壤污染。严格控制农药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案例分享

江西金佳谷物股份有限公司新干分公司,通过实施有机红米稻种植,实现了绿色生产。2019年,该公司有机红米稻产量达到1000吨,同比增长20%。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追求绿色生活的潮流中,一种名为“生态红米稻”的新型稻米脱颖而出,成为绿色未来食的代表。本文将带您走进江西新干县,探寻这片土地上如何用生态方式培育出优质的“生态红米稻”。

土壤选育,奠定生态基础

优质的稻米,离不开良好的土壤环境。新干县“金佳”牌大米生产基地,严格选择土壤耕层深厚、肥沃,通透性能好,pH值5.5-7,有机质含量1.2-2%,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为了培肥地力,减少病虫害、杂草的为害和蔓延,基地还增施有机肥,确保土壤的生态平衡。

有机红米稻种植,需遵循生态、环保、健康原则
种子处理,确保稻种质量

在种植过程中,种子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基地采用晴天晒种2-3小时,用清水预浸3小时,再用800倍多菌灵或百菌清浸泡消毒8小时,最后用清水清洗催芽,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

适时移栽,掌握最佳时机 科学管理,保障丰收

在稻田管理方面,基地严格遵循“水浆管理、肥管理、草管理”的三化管理原则。水浆管理方面,前期浅水分蘖,够苗露晒田,孕穗抽穗,湿润成熟;肥管理方面,本田要施足基肥,亩施农家肥或栏粪1500-2000公斤,瘦田施绿源牌生物有机复合肥50公斤,肥田施用绿源牌生物有机复合肥25公斤;草管理方面,插后3-5天瘦田每亩追施高效复合肥5公斤,肥田每亩施高效复合肥5公斤,结合施用除草剂。插后25天第二次每亩追施钾肥7.5公斤,始穗至齐穗期各用一次叶面肥。

生态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严格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基地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有机水稻生产要求,对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每一粒“生态红米稻”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未来展望,绿色稻米市场前景广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8856.html